正文 第21章 強化積極心態(2)(2 / 3)

生活中,失敗平庸者多,主要是心態觀念有問題,遇到困難,他們隻是挑選容易的倒退之路。他們用消極心態:“我不行了,我還是退縮吧。”結果陷入失敗的深淵。成功者遇到困難,仍然是積極的心態,用“我要!

我能!”“一定有辦法”等積極的意念鼓勵自己,於是便能想盡辦法,不斷前進,直至成功。愛迪生試驗失敗幾千次,從不退縮,最終成功地創造了照亮世界的電燈。

因此,成功學的始祖拿破侖·希爾說,一個人能否成功,關鍵在於他的心態。成功人士與失敗人士的差別在於成功人士有積極心態,而失敗人士則運用消極的心態去麵對人生。

成功人士運用積極心態黃金定律支配自己的人生。

他們始終用積極的思考,樂觀的精神和輝煌的經驗支配和控製自己的人生,失敗人士是受過去的種種失敗與疑慮所引導和支配的,他們空虛、猥瑣、悲觀失望、消極、頹廢,最終走向了失敗。

運用積極心態支配自己人生的人,擁有積極奮發、進取、樂觀的心態,他們能樂觀向上地正確處理人生遇到的各種困難、矛盾和問題。運用消極心態支配自己人生的人,心態悲觀、消極、頹廢,不敢也不去積極解決人生所麵對的各種問題、矛盾和困難。

有些人總喜歡說,他們現在的境況是別人造成的,環境決定了他們的人生位置。這些人常說他們的想法無法改變,但是,我們的境況並不是周圍環境造成的。說到底,如何看待人生,由我們自己決定。納粹德國某集中營的一位幸存者維克托·弗蘭克爾說過:“在任何特定的環境中,人們還有一種最後的自由,就是選擇自己的態度。”

馬爾比·D·馬布科克說:“最常見的同時也是代價最高昂的一個錯誤,是認為成功有賴於某種天才,某種魔力,某些我們不具備的東西。”可是成功的要素其實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成功是運用積極心態的結果。

一個人能飛多高,並非由其他因素決定,而是由他的心態所製約。

拿破侖·希爾告訴我們,我們的心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人生的成敗:

1.我們怎樣對待生活,生活就怎樣對待我們。

2.我們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怎樣對待我們。

3.我們在一項任務剛開始時的心態決定了最後有多大的成功,這比任何其他因素都重要。

4.人們在任何重要組織中地位越高,就越能找到最佳的心態。

難怪有人說,我們的環境——心理的、感情的、精神的——完全由我們自己的態度來創造。

有了積極心態並不能保證事事成功,但積極心態肯定會改善一個人的日常生活。積極心態並不能保證他凡事心想事成,隻有當積極心態和事業成功定律的其他定律緊密結合後,才會達到成功的彼岸。反之,實行消極心態的人則一定不能成功。拿破侖·希爾說,從來沒有見過持消極心態的人能夠取得持續的成功。

二、心態能激發潛能

成功者與失敗者的最大差異就在於有無奮發的心態。

積極的心態是一種有效的心理工具,如果你認為你自己能夠發揮潛能,它就能使你產生巨大的力量,從而使你如願以償。一名世界冠軍的射手,舉起他的弓,眼睛鎖定三十碼外的靶心。此時此刻,心無旁騖,除了靶心以外,沒有任何事可以吸引他的注意力。他拉緊了弦,眼睛注視目標,沉靜而迅速地掃視一遍自己的身體及心理狀態,若感覺有一點兒不對,他就放下弓,放鬆再重新拉一次。假如一切都檢視無誤,他隻要瞄準靶心,放心地讓箭飛出去,就有信心讓它正中靶心。

這種冷靜的信心、十足的狀態,是否僅為體壇的超級巨星所持有,倒也不盡然。隻是當體壇明星處於這種最佳競技心態時,他才可能贏得勝利。而當他心態不佳時,則成績平平,當他處於最佳心態時,他就可能幹出驚人的成就,打敗那些狀態不佳的明星們。這種狀態即心態在事實上是人人都有的,你或許有些經曆而不自知。

從某種角度來說,我們都是射手,都想在生活中一射而中,假想我們鍛煉肌肉神經係統,將箭射向靶心,為什麼我們不能每次都如願呢?這到底是怎麼啦?我們沒改變,應該是一如既往才對,怎麼會前一陣兒還眉開眼笑,後一陣子就哭喪著臉?為什麼連一流的運動員都會在得心應手之後,連著多日投不進一球?

差別就在於我們處於不同的心態。在積極進取狀態(即積極心態)時,有自信、自愛、緊張、快樂、興奮,讓你的能力源源湧出,在癱瘓狀態(即消極心態)時,多疑、沮喪、恐懼、焦慮、悲傷、受挫,使你渾身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