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這樣,我們每個人在好壞狀態之間進進出出。你可曾有過進了一家餐廳,女招待不耐煩地說“要什麼”的經驗?你認為她一直是這副臉色嗎?有可能是她的生活困頓,使她有這副態度;但更可能是她忙了一整天去招呼客人,再加上幾個客人未賞小費。其實她人並不壞,隻不過是處在頹喪的心情罷了。如果你能改變她的心態,就能改變她的態度。
安東尼·羅賓告訴我們,我們的身心狀態受製於神經係統,是千百萬神經活動的綜合結果,這些活動乃是各種感覺器官將所測得的外界資料在腦中處理的過程。
我們對於大部分身心狀態是怎麼發生的並不知道,因為當我們一接到各樣的事情,就會立即有相對的狀態產生。
狀態可能是消極無力的,也可能是積極奮發的,隻是大部分的人不知道如何控製這些狀態的發生。
你可曾有過這樣的經驗:突然記不起一位熟悉朋友的姓名?或者一時忘了某個字的筆畫?何以會有這樣的現象?你明明知道那個朋友的姓名,也知道那個字該怎麼寫,可當時就是記不起來了,難道說你笨嗎?當然不是,那隻是你當時處在茫然狀態罷了。
事情做得好壞的差別不是有沒有能力,而得看當時身心所處的狀態(心態)。你可以有勇氣、毅力、體力、耐力以及許多聰明和才智,然而若是你一直使自己的身心處在低落狀態的話,就永遠別想能夠有發揮潛能的一天。若是我們曉得如何進入積極狀態的奧秘,那麼就必然能做出出人意料的成績來。
任何時刻,你的認知都受製於當時的狀態,但這時的認知便會影響你隨後的想法和做法。換句話說,你會有什麼樣的行為跟你的能力無關,而是跟你當時的身心所處的狀態有關。因此你若是想改變自己做事的能力,那麼就首先改變自己當時身心所處的狀態。這樣便可以把蘊藏的無限潛能一一發揮出來,做出驚人的成就。
三、心態能限製潛能
千萬別小看消極心態,它會限製你的潛能,將你的生活、事業攪得一塌糊塗。
消極心態會使人看不到將來的希望,進而激發不出動力,甚至會摧毀每一個人的信心,使希望泯滅。消極心態就像一劑慢性毒藥,吃了這副藥的人會慢慢地變得意誌消沉,失去任何動力,而成功就會離運用消極心態的的人越來越遠。
消極心態者不但想到外部世界最壞的一麵,而且想到自己最壞的一麵,他們不敢企求,所以往往沒有收獲。
相信會有什麼結果,就可能有什麼結果,人不可能取得他自己並不追求的成就。人不相信他能達到的成就,他便不會去爭取。當一個具有消極心態的人對自己不抱很大期望時,他就會給自己取得成功的能力“嘭”的一聲封了頂,他成了自己的潛能的最大敵人。
潛能發揮的成功與否,關鍵在於我們的心態。心態積極,則能隨意進入生龍活虎的進取狀態,樂觀應付,充滿把握,全身煥發活力,心智敏銳,從而你就會心想事成。當然,如果你心態頹廢、消極,則會終身不能發揮潛能,從而與成功無緣。
一個人在生活中老是尋找消極的東西的話,消極就會成為一種難以克服的習慣,這時即使出現好機會,這個消極的人也會看不見抓不著,他會把每種情況都看做一種障礙,一種麻煩。
障礙與機會有什麼差別呢?關鍵在於人們對它的態度而定。積極的人視挫折為成功的踏腳石,並將挫折轉化為機會;消極的人視挫折為成功的絆腳石,任機會悄悄溜走。
持有消極的人,對將來總是感到失望,在他們的眼中,玻璃杯永遠不是半滿的,而是半空的。
消極的心態還具有傳染性。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聚在一塊的人則互相影響,逐漸靠攏而變成一個樣。
消極心態還限製了人的潛能。消極心態者不但想到外部世界最壞的一麵。而且想到自己最壞的一麵,遇到一個新觀念,消極心態者的反應往往是:
“這是行不通的!”
“從前沒有這麼幹過。”
“沒有這主意不是過得很好嗎?”
“這風險冒不得。”
“現在條件還不成熟。”
“這並非我們的責任。”
消極是失敗、頹廢、消極的源泉,要想辦法遏製這股暗流,不要讓你的錯誤的心態使你成為一個失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