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規劃成功目標(18)(2 / 3)

(2)我遭遇過哪些挑戰?

(3)我作過哪些決定?

(4)作每項決定時,我是否把最重要的事列為當務之急了?

做完最後一周評估的步驟後,第二象限組織法便成為生活與學習的完整過程,使個人成長更上一層樓。

假設未來一年中,你每周都花30 分鍾來實行上述步驟,再假設你所設定的第二象限目標隻完成了一半,將來你會比現在花更多時間在第二象限上嗎?花多少?

如果你真的投入更多時間在第二象限上,這對你的生活和事業會產生什麼影響?

7.掌握重要方法

傳統的時間管理一味要求在最短時間內做很多事,卻忽略了依照自己對事情的重要程度來安排時間順序。

我們應當學會認清急迫性與事情的重要程度,遵循心中的羅盤行事,做自己生活的主宰。

史先生說,他女兒最近剛生了小孩,有一次他們在聊天,她說:“爸,我好煩,你知道我很愛這個小孩,但是她幾乎占去了我所有的時間,我什麼事都沒法做,偏偏有些事又非我不可。”史先生可以理解女兒的挫折感,女兒既聰明又能幹,生活非常充實,手中總有忙不完的事。

談到最後,他們得出一個結論,她的挫折感根本是源於期望過高。事實上,現在她最重要的事隻有一件——好好享受生兒育女的喜悅。史先生建議女兒:“盡管放鬆心情,享受與小孩的共處,同時要讓她感受到你為人母的喜悅,因為全世界隻有你能為她付出最深的愛與心力。而與這種天倫之樂相比較,任何事都顯得微不足道了。”

女兒也了解,在短期內自己的生活一定會失衡,而她是不應該有怨言的。俗語說“萬物皆有發展的時序”,何必以人力勉強扭轉事情的本來順序?女兒也知道等小孩長大一些,她就能夠去追求自己的目標,發展自己的事業。

最後史先生對女兒說:“把心裏的時間表忘掉,計劃未來;如果讓你覺有緊張感,那就不要製定任何計劃。

目前,小孩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盡管去享受為人母的樂趣,沒什麼好煩惱的。記住,你應該遵循的是心裏那個羅盤,而不是掛在牆上的時鍾。”

很多人心裏的羅盤常與時鍾有很大的時差,也就是說,我們並不是依照自己對事情的重要程度來安排時間順序的。傳統的時間管理一味要求在最短時間內做最多的事,結果不但無補於時差的拉近,反而欲速則不達。

假設某人一揮魔杖,能讓你做事的效率突然提高15%到20%(這正是傳統時間管理的目標),從此,你的時間便能得到最完美的運用了嗎?剛開始你也許覺得很興奮,到後來你可能會和我們碰到的多數人一樣,發現這雖然提高效率但無法解決麵臨的挑戰。

人總是無時無刻不麵對“時間運用”的問題,無論是麵對重大的人生轉折還是芝麻綠豆的生活瑣事,難免要做一番抉擇,而且必須自己承擔抉擇的後果。當然,結局不一定都是甜美的,尤其是時間的安排無法符合內心的羅盤時。

你的生活非常緊張,開會、打電話、看文件、見客戶、整天忙個不停。你把精力發揮到極限,回到家筋疲力盡,倒頭就睡,隔天一大早就起來,然後又開始忙碌的一天。你的效率驚人,每天都可以做一大堆事。但有時候心裏不免自問:“所為何來?這樣忙碌的意義究竟何在?”真的連你自己都沒有答案。

你覺得自己好像快被撕成兩半,家庭對你而言很重要,但工作也不能忽視。費盡心力想要兩頭兼顧,心裏總是矛盾得不得了。人,真的能做到家庭事業兩全嗎?

時間根本不夠用。同事們爭權奪利,你總是擔任和事佬的角色。另一方麵,負責公司的品質提升計劃,也讓你備感壓力。偏偏屬下士氣低落,你又因為沒有時間傾聽他們的心聲而感到愧疚。更糟糕的是,家人總是看不到你的人,幾乎把你登報“作廢”。

你根本無法掌握自己的生活。當你擬訂目標逐步完成自認為重要的事時,你的老板、同事、愛人卻不斷插手,結果是你的計劃總是受製於別人的要求。別人的價值反客為主,你的價值觀反而被淹沒了。

人人都說你很成功。你辛辛苦苦地工作、犧牲個人生活,才擁有今天的地位,但你並不快樂。內心深處總有一股空虛感,就像一首歌的歌詞所說:“人生就是這麼一回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