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半時候你根本無法享受人生。每做一件事情,你都會想到另外還有十件事沒做,因而愧疚不已。每天麵對眾多事情,你必須很快決定做哪一件,這對你幾乎構成一種長期的壓力。你如何知道哪件事最重要?知道後又應如何著手去做?如何能進而追求快樂工作的境界?
你必須自覺對人生有些規劃。把確實重要的事情寫下來,並製定目標以逐步實現。但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目標卻漸漸模糊,究竟要如何才能使理想落實?
“把最重要的事視為當務之急”是人生一大課題。
每個人幾乎都會被理想、責任、別人的期望撕扯得痛苦不堪。每一天每一刻,我們都必須麵對“如何善用時間”的挑戰。
如果時間的運用隻需在“好”“壞”之間選擇其一,問題當然很簡單。我們很容易辨別某些事情是浪費生命、麻醉心靈,甚至自甘墮落。然而,時間的運用往往不是在好壞之間取舍,而是好與最好的抉擇。“最好”的敵人,常常便是滿足於“好”的心態。
你的“最佳選擇”是什麼?你為什麼沒有傾注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在最佳選擇上?是因為時間、精力都花在其他“不錯”的選擇了上嗎?很多人正因為此而常覺得沒有把最重要的事情視為當務之急,自然難免煩躁不安。
時鍾與羅盤是我們生活中兩個重要的指引工具,兩者對立正可說明如何把最重要的事情視為當務之急這一問題。時鍾代表的是我們的承諾、時間表、目標,也就是我們為人處事所采取的方法與時間管理。羅盤則代表遠見、價值、原則、信念、良知、方向等,就是我們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
當我們感受到時鍾與羅盤之間存有時差時,問題便產生了,這表明我們沒有對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付出應有的精力。
對某些人而言,這種時差是很痛苦的。那是一種“隻能坐而言,不能起而行”的無力感,仿佛老是被其他人或事所局限、控製,因而隻能被動地應付突發狀況。一個永遠為瑣事所困的人,隻能擔任救火隊隊長,絕對無法有大作為。這種人的生命是為別人而活的。
對多數人而言,這種時差造成的是模糊不安。在理想、現實與責任之間永遠找不到平衡點,隻能在其中進退兩難,對於未完成的事情愧疚難安,對正在著手的卻又無法樂在其中。
有些人不免會產生空虛感。人們向來對發揮潛能的定義就是功成名就,然而成功卻未能帶給我們預期的滿足感。我們辛辛苦苦一級一級爬上成功的階梯(學曆、加班、升遷是墊腳石),沒想到爬到梯子最頂端才發現付出的代價是破碎的人際關係,錯失了生命中最美好而豐富的生活。因為在往上爬的競賽中,我們根本無暇停下來想一想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有些人則是渾渾噩噩的,渾然不知生活的意義何在。
人生成了機械地一個動作接一個動作,隻是偶爾不禁懷疑自己所做的到底有什麼意義。
有些人知道自己的生活已經失衡,但對選擇其他的生活方式又沒有把握,或是認為改變的代價太高,或根本沒有改變的勇氣。維持失衡的現狀總是比較容易。
8.意識生命危機
我們可能會在一場巨變後,才警覺問題的存在。比如說至愛的人突然去世,我們才發現過去自己忙於攀爬成功的階梯,對於一份深摯的情感竟疏於嗬護與珍惜。
又或者我們突然發現正值青少年的兒子吸毒,於是腦子裏浮起一幅幅情境,過去幾年來原本可以花更多時間與兒子共處共享的,隻因為我們忙於工作、忙於營造人際關係,甚至忙於看報紙。
又或者公司要裁員,你的飯碗岌岌不保;或醫生告訴你隻剩幾個月的生命;或是婚姻麵臨破碎,往往在某種危機出現時,我們才警覺到對時間的安排與自己真正的價值觀多麼不符。
警鍾未響之前,多數人根本沒有意識到生命的危機。
因此,不懂得找尋長期的病根,一有疼痛寧可用阿司匹林,隻求短暫的止痛,接著又為了各種“不錯”的構想忙得暈頭轉向,卻永遠無法停下腳步來問自己:生命中最重要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