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正在作一周計劃表,可以第二象限的目標為主,再將其他重要活動列入特定時間或編入“其他重要事項”。
這樣的每周計劃對你有意義嗎?你不妨先思索下麵的問題:
(1)做完計劃後,你對這一周生活有何感受?
(2)如果你這一周都計劃好每一種角色的第二象限目標,並確實實行,對生活會產生什麼影響?
(3)你是否認同“先放大石塊”的道理?這個道理如何幫助你完成重要的事情?
5.堅持誠信原則
當你將重要的第二象限目標都安排好後,接下來每天要做的就是麵對不可預測的機會和挑戰,同時把握住“急所當急”的原則。所謂發揮誠信原則,也主要是以自信、泰然的心態,將你的信念貫注於每一刻。具體的方法可能因人而異,比如說你可能偏重計劃的實踐,或依據良知去改變生活。到目前為止,我們所建議的每個步驟都是為了提升你的個性、能力、判斷力,使你在麵臨抉擇時更能夠審視內在的羅盤。
每天都要先做三件事,你將更能夠把重要的事列為當務之急。
(1)省思一日的生活
這與傳統時間管理的“一日規則”大不相同。這是要你在一天開始時花點時間檢討行程,看清楚方向,審視所在羅盤,調整心態以應付未可知的機會和挑戰。有些人喜歡在行事曆上多留一點空間來做這個工作。
(2)排列順序
首先你應該認清所要做的事情究竟屬於第一還是第二象限,這樣才能確保第三象限的事情不會以偽裝的姿態溜進時間表,同時也能幫助你從時間的品質或羅盤的觀點來看待一日行程,並且強化“重要性”的原則,讓你更明白自己在做什麼。
如果你需要進一步分辨事情的輕重緩急,可就一、二象限的每項活動做一記號。比如說依重要性記上甲、乙、丙的記號,然後把重心放在標記為“甲”的事情上;有的人則喜歡詳細分類後以數字標記。
把最重要的事項特別標出來。如果你在這一天中安排了兩項第二象限的活動,便須在二者之間選擇一項。
如此,即使你當天別的事都沒做成,知道自己完成了最重要的事,也就值得安慰了。
安排事情的先後順序時,不要忘了某些事情是無法安排的,比如意料之外的機會或挑戰。如果你對自己的角色與目標做過周詳的考慮,你的一周計劃自然能反映出你的用心。但人究竟無法未卜先知,有時候突發事情的確比計劃中的任何事情都重要,這時候,你必須參考內在的羅盤,如此才能信守重要的事優先處理的原則,而不是拘泥於計劃表。
(3)利用計劃表
左邊列出具體時間性的活動,右邊則列出一日中隨時可做的事。如果不但在時間安排上較有效率,又可兼顧真正重要的事,一周計劃表則可以將這二類分列上下欄。
具體時間性的事情,指這件事必須在特定時間完成才有價值。比如說去大醫院看病,安排在早上比晚上有價值。但這並不表示特定時間一到,你就應該放下所有的事情去做。如果你剛好在忙一件更重要的事,原來那件事當然應該另外安排時間。關鍵在於你必須能分辨當時兩件事孰輕孰重。
一天中一定會發生很多事情迫使你重新評估計劃的可行性,比如老板突然開會、朋友送你兩張音樂會的票、女兒在學校意外骨折、客戶突然取消約會等等。
通過第二象限組織法,你才能根據重要性的原則做最佳時間的安排,而不是繞著急迫的事團團轉。當發生突然變化時,你應該停下來請示內在的羅盤,以決定時間與精力如何安排最恰當。如果突發狀況不如你計劃中的事情重要,第二象限的原則能幫助你堅持原定計劃。
反之,也可讓你毫不猶豫地因時製宜,因為你知道自己所做的是真正重要的事情。
6.總結成功經驗
完整的第二象限組織法最後必須有一個完美的句號,亦即利用這一周的經驗為基礎,使下一周的生活更圓滿。如果我們無法從生活中取得教訓,又如何避免犯同樣的錯誤,遭遇同樣的問題呢?
一周結束前,你應該先探討以下問題,再開始下周的信念檢討與生活安排:
(1)我完成了哪些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