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扮演生活角色
生活其實就是各種角色的串聯,這裏所說的角色當然不是虛假或演戲的意思,而是指我們選擇去擔當什麼。
我們可能在工作上、家庭社區等各方麵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角色代表的是責任、人際關係以及奉獻精神等等。
人生有很多痛苦,常是因為我們自知雖然成功地扮演某一角色,卻犧牲了另一個可能更重要的角色。比如你可能是某家公司的副總裁,而且做得有聲有色,但卻不是一個好爸爸或好丈夫。你可能善於滿足客戶的需求,卻常無法滿足個人發展與成長的需求。
如果你對各個角色間的關係有清楚的認識,生活自然能維持秩序與均衡。而清楚的信念可自然衍生各個角色的特定含義。要在不同角色間取得均衡,並不是指花在每個角色上的時間要均等,而是指這些不同的角色能共同促進個人信念的實現。
現在我們以最自然的方式,列出我們所想到的各種角色。第一次不必太急於把每個角色都說對,可能要幾周以後你才會覺得真正抓住生活中的每個層麵。角色的定義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即使兩個人做完全一樣的事,所定義出來的角色也可能不一樣。此外,角色也會隨著年齡而有所不同,你可能會換工作、加入某個社團、結婚、生子、當祖父母等等。
比如說,你可能將你在家庭中的角色簡單定義為“家庭成員”。但你也可能身兼二職,如“丈夫兼父親”、“妻子兼母親”、“女兒兼姐妹”等。工作上的角色也可能是多重的,如涵蓋行政、營銷、人事、長期規劃等。此外,你也可能定義一個與個人發展相關的角色。
角色①丈夫——父親;角色②經理——新產品;角色③經理——研究;角色④經理——員工培訓角色;角色⑤經理——行政;角色⑥經理——社團主持人。
一個兼職的房地產銷售員則可能列出下麵幾種角色:
角色①家庭管理;角色②母親;角色③家長會副會長;角色④銷售——開發客戶;角色⑤銷售——財務、行政;角色⑥銷售——房地產;角色⑦……
根據研究顯示,人腦一次至多隻能處理7 類事物,超過7 類以上則效率較差。因此我們建議你把類似的合並在一起,例如行政與財務、人事與團隊精神的建立,如此有助於讓我們凝聚注意力於同一範圍。但這並不表示你一定要想出7 種角色,5 個、6 個都無妨,7 隻是代表人腦輕鬆運作的上限。
角色的定義能讓我們對人生的圓滿有整體觀,生命中不隻是工作或家庭或某種情感,而是全部的綜合。除了你自己定義的角色以外,我們另外建議一套所謂“利器”型的基礎角色。之所以特別把這套角色分開來看有兩個理由:①這是每個人都有的;②這是扮演好其他角色的基礎。
利器形容人必須投資心力,提升物質、社會、心理、精神四方麵的能力。儲備了足夠的能力,將來才可能繼續有成果出現。我們可能忽略了運動的重要(物質),或荒廢了重要人際關係的建立(社會/情感),對自己的領域不夠精通(心理),或是不確知什麼是重要和有意義的事(精神)。如果我們無法增進在這些方麵的能力,很快便會鈍化,並因此失去均衡而筋疲力盡,結果自然無法扮演好其他角色。
我們都聽說過奧林匹克運動選手賽前經過了多少年的苦練和準備,可以說,實際比賽的情形他們早已在心中預演過無數次了。如此培養出一股力量,才能在比賽中有精彩的表現。如果他們平常隻是輕鬆愉快地練習,到時則不可能奢望僥幸獲得勝利。同樣,如果我們平常不好好培養生命的潛能,也不會有享受生命的能力。
上述的利器型角色可能與你自己定義的個人發展角色相重疊,這沒什麼關係,真正重要的是怎麼樣做最適合你。
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不同的角色並不是要把生活的整體分割切碎,同時也是要通過不同的角度來觀察人生,尋求均衡與和諧。總之,我們應該從事物的重要性、相互關係性來建立觀念平台。
現在請你把你所扮演的各種角色寫下來:
接著思索下麵的問題:
(1)你是否常感覺被一兩種角色所吞蝕,因而無法花更多時間和精力來經營其他角色?
(2)在你花最多時間精力去經營的角色中,是否已涵蓋所有“最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