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規劃成功目標(17)(3 / 3)

“如果我們的觀念是‘做愈多愈好’,我們永遠都想在一段時間內填入更多的事。但如果你填入的不是最重要的事,做再多又有什麼意義?’”

第二象限的目標就好比那些大石塊。如果我們先擺其他的東西(水、沙和小石子),然後再擺大石塊,結果不但無法填滿,而且在填的過程中很可能會搞得一團糟。

但如果我們知道大石塊在那裏,而能夠先擺進去,不但可以放進非常多的石塊,更可以在空隙間填進無數的小石子、沙子和水。不管其他東西放進多少,大石塊(即第二象限的目標)先放進去才是最重要的。

現在再來看你的一周計劃表,把你的第二象限目標填進去。你會發現表上的每日行事曆有兩種空欄,一種是依據時間分配的,一種則是要列出當天的最重要事項。

你應該在一天中設定一個時間來實現第二象限目標,或者把它列為當日重要事項。

具體的計劃通常是最有效的。比如說,你認為一周中最重要的目標是做長期規劃、運動、準備一項大型方案,這時應該針對這些目標確實安排時間來做。除了要加以規劃外,還應將其他活動排開。如果屆時有事無法實現,應立刻安排別的時間。

有些目標則不適宜安排在一天中的特定時間,而將其列為重要事項效果較佳。比如說你的目標是要改善與女兒的關係,你應該知道改善關係的適當時機是很難預測的。因此與其列出一個特定時間,不如隻把女兒的名字寫在“其他重要事項”最上麵,然後靜候時機到來。

比如說你在星期一寫下來,但時機一直沒有到來,你可以畫個箭頭拉到星期二,如果仍然沒有適當機會,再延到星期三。如此,這件重要事項會一直在你腦海,同時你也可以觀察你們之間的關係在這周內的變化。

於是在星期三晚上,當你在看報紙時,女兒走進來想和你說話,你便有足夠的動機推開報紙,而不是推開你女兒。

當然安排與子女從事共同的活動也很重要,親人間最自然的交流通常都是發生在文娛活動、看電影時。你必須對你的目標有深切的認識,才能選擇最為適合的方式。

如果你是一邊閱讀本書一邊做一周計劃,現在不妨花點時間列出你的第二象限目標。要把最重要的事擺在第一位,安排時間實現第二象限目標是很重要的。如果我們不安排已排定第二象限的活動,一周的時間會很容易被第一、三象限的事情填滿,因為這些事情總是不斷吸引我們的注意力,這時候重要的第二象限活動反而很難再找空隙填入。

但如果先把大石頭擺進去,結果便會完全不一樣。

我們不但可以把心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更可循隙填入其他事項。等大石塊都填入後,你就可以放心安排別的活動了。安排一項活動時最好先思考這活動究竟屬於哪一個象限。有些事乍看之下似乎很緊急,實際上是否隻因別人對你造成壓力所以才產生急迫感?這件事真的很重要嗎?或者因為感覺急需處理才以為它很重要?

前麵已說過,如果你是個習慣處理緊急狀況的人,很可能會誤以為你所做的每件事都屬於第一象限,仔細分析後可能發現很多時間其實都是花在第三象限上。如果你找不到時間投資在第二象限,最值得改善的地方應該是第三象限。

一旦你開始投資的時間在第二象限,在其他象限所花的時間會大量減少。當你傾注更多心力在計劃、準備、建立人際關係、享受建設性休閑中,你將不再急於收拾第一象限的爛攤子,或是為了第三象限中別人的緊急需求而忙得不可開交。你應該朝著減少三、四象限的目標努力。方法是盡量多花時間在一、二象限,而慢慢地把重心移向第二象限的準備、預防、充實自我等。

安排一周計劃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排得太滿,要預留彈性空間。當然你要盡力安排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但不要忘了,不管安排得多周詳,真實的生活絕不可能像計劃表那樣有規律和一成不變。如果你忽略了生活的不可預測(其實是很難做到的),必然會喪失機會、變化和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

學習第二象限的時間安排,並不是為了設計一套嚴密無缺的行事日曆,而是要建立一種基本態度,讓你在每時每刻的選擇中都能以事情的重要性為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