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某個神奇的數字,而是取決於每次肯定所花費的時間。如果一次肯定需要30 秒,30 次肯定就需要15 分鍾。
我的建議是你每天應該至少進行兩遍閱讀、想像、感覺的過程,總共花費30 分鍾。
在看到改變以前,還要反複肯定多久?
在目標獲得銘刻並改變你的意象之前,你可能需要100 次地重複一個肯定。但是不要氣餒,實際改變需要時間。記住這個過程是如何激活改變的:每次在潛意識中銘刻目標,你就是在把它當作真的發生了一樣記錄一次。由於潛意識區分不出逼真想像出來的事物和實物之間的差別,所以,通過反複運用正確的意象思維,你內在的意象終將發生變化。即使一開始你隻改變了內在的意象,但是當你一旦察覺到外在還未發生改變,潛意識會糾正這個錯誤。
如果你有190 斤,超重30 斤,你可能這樣肯定:“160斤使我感覺到富有魅力、身體健康、充滿活力。”然後反複閱讀這一肯定,閉上眼睛,“體驗”一下在160 斤時你會在身體和情感上有何感覺。你看見是160 斤——穿著新衣服,參加新活動,看上去棒極了。你聽見別人如何稱讚你。你甚至可能想像站上磅秤或是從鏡子裏看到自己苗條身材時的情景。一旦這個瘦削下來了的形象被銘刻下來,你真的站上磅秤,卻發現還沒有減輕體重,那麼你的係統會創造出不和諧,讓你始終對準目標,直到實現為止。它讓你保持希望中的樣子,以此行事——那是一個160 斤重的人,而不是190 斤。所以不要不耐煩,通過長時間的反複,新的意象會同化進入你的潛意識。
隻要重複就足以銘刻目標了嗎?不,僅靠重複還不足以銘刻目標。堆砌重複會變得具有催眠作用,使之失去應有的力量。你可能會以死記硬背般呆板地閱讀目標告終,卻沒有絲毫說服力。文字本身是沒有意義或力量的,話本無意,意隨心生,重要的是文字背後的意圖。
缺少真誠的意圖,你會發現,人重複肯定隻是因為產生了依賴:“好吧,我不是真的想再說一遍,但是最好還是重複一下,因為我知道應該改變自己。”很多年前,當我想減肥的時候,這種情況也同樣發生過。這些重複毫無價值,因為我有口無心。那麼多年中,我隻是出於依賴性而重複肯定。我告訴自己:“好吧,我至少是在不斷嚐試。”但事實上不是,我那時從未意圖減肥,我重複肯定隻是心存僥幸地希望奇跡的發生。
在重複肯定的時候,要不斷用更為具體的細節和新鮮感情的補充投入對之加以闡明。一邊閱讀和想像你的肯定,一邊不斷加強,這樣重複才會更有效地集中在目標上。如果隻是為了重複而重複,就是在浪費時間。有時隻需要一次發自內心的肯定——像真摯的誓言“我願意”,就能改變你的信念係統,重複本身若是對重複的反複是毫無意義的。
在你不斷運用銘刻方法的過程中,你會知道你的哪些肯定是最最出自誠意的,哪些需要更多的身心投入和反複強調。
同時,如果沒有一種強烈的願望和精神投入支持你的肯定,重複對潛意識實際上意味著懷疑。重複肯定可能隻是為了讓自己相信你確實希望或確實能夠實現它。
起先,你會肯定地說:“我是個不吸煙者?”仿佛真的在提問,因為你不能確定是否希望如此。然後自我交談使你的希望泯滅:“不,你不是,你在撒謊。你並不是真的想戒煙。”於是你不斷肯定:“不吸煙我會看上去更好。我會感覺更好,我會……”但是自我交談會反擊:“你並不真的在乎。你確實想抽煙。”所以有時候你必須用重複——“我現在是個不吸煙者,因為……”,“我現在是個不吸煙者,因為……”,“我現在是個不吸煙者,因為……”——來不斷讓自己相信你是你不斷肯定著的那種人,或是你確實想要不斷肯定著的東西。
最初,你可能感到自己配不上作出的肯定:“我配得上新工作嗎?”“我真的配賺更多的錢嗎?”“我配擁有這樣一幢新房子嗎?”那些想法也曾一度困擾過我。
當你第一次開始運用這種方法的時候,會像試穿一套新時裝一樣:“我不敢肯定這麼穿是不是效果好?”適應需要時間。但是在此之前,或許疑惑會偷偷潛入。你可能嘲笑自己:“不,這太可笑了。”但是,越頻繁地重複肯定——“我現在是個不吸煙者”,“我現在是個能幹的教師”,“我現在是個稱職的家長”,你就越容易相信:“我能夠實現這個目標。”但是,你一旦決定你現在已經配得上目標,你會馬上宣布:“行了,我得到了,它就是我的。”那麼你就不必再次重複那些話了。所以,肯定你自己配得上你的目標或許是最重要的肯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