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規劃成功目標(14)(1 / 3)

好了,睜開眼睛。通常你是在嘴裏嚐到檸檬滋味的嗎?舌頭能覺出酸味來嗎?然而,現在沒有檸檬,你是對尋找、滾動、切開、咬下一隻充滿汁液的檸檬進行逼真想像,使它像真的發生了一樣。我早就指出過,要在潛意識中“體驗”並記錄一個事件,這一事件不必真實地發生在你身上,你隻需把它當作正在發生一樣去逼真的想像。對於咬一口檸檬的逼真想像出來的體驗,就仿佛真實發生了一樣被記錄在潛意識,因為潛意識分辨不出差異。將來,每當你傳呼頭腦中這一意象的時候,你的生理反應就會如同正在咬一口檸檬時一樣。

一旦以肯定的形式寫下目標,接著就需要對它進行銘刻。銘刻過程遵循這一公式:

想像× 逼真度=現實

書麵肯定製造出能激發正確情感的清晰、逼真的意象,它作為新的現實銘刻於潛意識。每當你用逼真的經驗意象正確寫下肯定,然後通過銘刻過程的時候,你就把想像的事件當作目前真的發生在你身上一樣記錄在潛意識裏。

銘刻過程有三個步驟:(1)閱讀你用於肯定的文字以引發頭腦中的意象;(2)想像由文字引發的意象;(3)感受由意象激起的情感,並把它當作現在正在發生一樣去“體驗”肯定。

寫下肯定之後,想像自己正成為或正在做著你的肯定。看見自己駕駛著一輛新車會留下深刻的銘刻——即使你自己沒有意識到。但要是看不到你自己坐在方向盤後麵,就留不下銘刻。主觀鏡頭角度這一電視術語在此得到了運用。

要正確進行銘刻,你必須從主觀鏡頭角度想像目標,仿佛它正發生在你而不是他人身上。這就是為什麼僅靠觀看電視或電影,或者單單觀察別人做事不會使你有所改變。這就是為什麼我觀看別人從飛機上跳傘不會讓我感到自己也在跳傘。要使我的現實受到影響,我必須逼真的想像自己正從飛機上往下跳——我必須看見傘包在身體上方張開;感到繩索的拖曳和急風勁吹;看見雙腳在下麵晃蕩,雲朵在上麵遊弋,地球正飛速朝我靠近。

如果隻是寫下從飛機上往下跳的肯定,然後閱讀這些文字,而不進行身臨其境的想像,這個目標不會銘刻在潛意識中。

從什麼角度去想像自己身處目標環境,在銘刻過程至關重要。你必須用將你真實經曆到的方式來準確地想像事件,也就是說,你不能用從事不關己的“局外人”角度,而要從主觀特寫的“局內人”角度看待自己。例如,你想像咬了一口檸檬,就像真的在那麼做一樣,你會看不到自己的後背、臉龐,或身後的冰箱。事實上,除非從鏡子裏看自己,你不會看到把檸檬送入口中,你看到的僅僅是抬手把檸檬朝自己的嘴送來。利用主觀鏡頭角度,你隻會看到你真正參與這一事件時能看到的東西。

2.看到身臨其境

假設你設立了一個提高滑雪水平的目標,然後寫下肯定:“穿著新的雪屐滑雪又簡單又振奮。”然後閉上眼睛,試在頭腦中“體驗”穿著新雪屐滑雪的情景。在實際滑雪中,你看到的是什麼?你將看到斜坡、周圍景觀,也許有身邊其他的滑雪者,你的胸、臂、腿、靴和雪屐的前端。你能感受到寒風刮在臉上,你能聞到樹木的氣息,你能聽到雪在腳下吱吱作響,你能感受到滑下斜坡時不斷轉移重心、揮動滑杆。也就是說,你能體驗到滑雪的動感,仿佛真的一樣。

你可能會問:“如果我在腦海中想像,或‘體驗’肯定有困難怎麼辦?”你有一件事可以做:說服自己克服困難。向自己解釋你所處的位置,逼真的描述周圍環境,告訴自己在這兒的原因。自問:“我和誰在一起?

我在做什麼?感覺如何?”要是你進行想像還有困難,可能的原因在於不夠放鬆,處於緊張或壓力之下,意象會模糊失真。也許是因為你所用的文字過於概括,你應當明確和具體一些。你不想肯定一些模糊的東西,比如:

“我是個好隊長。”這句話怎能描繪一幅意象?你想肯定的是某些具體的東西,比如:“每當隊友在賽場上沉不住氣的時候,我都能保持沉著冷靜,隨機應變。”或者可以更精確一些:“當隊友支持不住、比賽麵臨危機的時候,我總是出色地進行防守,給予對方致命一擊。”

然後,設想一個比賽局麵,想像自己帶領隊員贏得比賽。

銘刻的關鍵是感受由文字引發的情感。如果你已經用描述性的經驗文字正確寫下肯定,你會感覺到興奮;你會感覺到欣喜;你會感覺到期待;你會感覺到摯愛;你會感覺到由肯定引發的激動,正確的文字會激發這種“迫不及待”的感覺和期待。

任何舊情感都不起作用,你必須銘刻正確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