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屬離職,主管必須反思一下:是企業的問題還是員工的問題?是招人策略還是用人機製出了毛病?……為了得到正確的解釋,主管應該留心下屬的一舉一動。
就業是一種雙向選擇的雇用關係,有一方對當前的狀況感到不滿,這種關係就有著被解除的危險,所以員工流動是所有公司必須麵對的問題。但是,人員流動會給公司帶來損失,甚至致命。
如果是一個平庸的下屬辭職,他對團隊內部的影響是有限的,但如果是一個有能力、有資曆、有人格魅力的下屬辭職,影響的將是整個團隊。他的辭職可能導致整個團隊人才的流失。有的下屬離職可以動搖軍心,有的下屬離職帶走了經驗和技術。如果不加以注意,輕則企業傷筋動骨,重則企業一蹶不振。
麵對下屬的離職,主管必須反思一下:是企業的問題還是員工的問題?是招人策略還是用人機製出了毛病?是經營思路偏差還是企業文化變味?為了得到正確的解釋,主管應該留心下屬的一舉一動。如果有下屬去意已決,主管不要不聞不問,一定要找他談話。這種談話叫做離職麵談,通常是指雇員主動提出離職或企業為通告雇員被解雇,企業與雇員進行的談話。
離職麵談的目的不一定是為勸對方改變心意,而是希望從談話中發現與企業工作有關的信息或事情,以便管理者改進自己的工作。比如,發現下屬離職的真正原因,如果是公司或者是領導的原因,避免再次出現此類現象,造成更嚴重的影響。
在工作中,礙於上下級的關係,下屬對公司或者對主管有什麼意見不會坦言相告,甚至在辭職的時候還會編造一個聽起來好聽的謊話,讓領導接受自己的辭呈。但是,當辭職已經成為肯定的事情,離職下屬對領導沒有顧慮,可以比在職的下屬更加坦率、客觀,可以說出更多有建設性的意見,自然比在職下屬提供更多的客觀反饋了。
另一方麵,下屬離職有必要做一些工作交接安排。通過離職談話將離職下屬的知識和經驗傳授給接替的同事,避免工作出現混亂。主管可以旁聽,以便自己能夠更好地控製工作的進度。有的時候,下屬有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有所顧忌沒有提出,但解除雇用關係後,會更加直接地提出工作意見,批評工作中的不足。
主管不要小看自己的下屬,凡事當局者迷。下屬不在主管的位置,所以有可能看到事物的另一麵。身為主管有責任來完成這次談話。不過,離職麵談不是一件很容易圓滿完成的工作,這需要主管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離職談話能否獲得滿意的效果,關鍵是看談話時的氣氛。既然雙方已經不再是雇用關係,主管更不應該用上級對下屬的語氣談話,而是選擇氣氛輕鬆的地點和平易近人的語調。比如,主管在和下屬談話的時候,也不要坐在自己的大桌子後麵,可以和下屬坐在長沙發上用平和的語氣交流。
另外,在談話之前,主管應準備好離職下屬相關的資料,比如下屬個人的基本資料、績效回顧、參加的培訓,經曆的關鍵事件等。這些材料有利於雙方流暢地溝通,而且還會使下屬覺得自己雖然要離開公司了,但還得到了領導的重視,這時提出的建議會是充滿善意的。
在麵談中,傾聽是非常重要的。主管可以對下屬的話表示一下讚同,試著多站在對方的立場上來考慮問題。比如,點一點頭,表示理解。麵談中提出關鍵的問題,然後傾聽對方的回答,觀察對方的表情。主管要判斷下屬是否處於防備狀態,要及時地關心他的感受,不要唐突地介入問題。提出的問題要循序漸進,再把麵談重點記錄下來,便於之後的分析整理。
如果你是一個聰明並且有責任心的主管,就不會錯過和離職下屬坦誠相待的機會。離職麵談中能夠獲得很多有益於企業發展的信息,同時也是主管調整自己工作的依據。因為有的時候離職下屬遇到的問題,可能別的下屬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如果離職下屬說的問題是個普遍問題,主管必須加以注意。
有的主管不太重視離職麵談,一方麵是覺得不能把時間浪費在要走的人身上,另一方麵是不想公司和自己處於被下屬批評的境地。如果主管能夠換一個角度想:下屬留不住了,那就試著留下他的意見。自己丟點麵子事小,能夠把工作做好,才能為自己贏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