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下屬要像放風箏一樣鬆弛有度(1 / 1)

管理下屬就像是放風箏,一會兒收,一會兒放,一會兒拉,一會兒鬆,收放自如,鬆緊隨意。

一味地施壓容易讓下屬身心疲憊,工作狀態不佳,而一味地放鬆又會讓下屬對待工作沒有緊張感。改善上下級關係,是主管開展管理工作的現實要求。上下級之間的關係應該是鬆弛有度,相處融洽。

融洽的上下級關係是主管和下屬能真正地進行心靈溝通、互相關愛的調和劑,是團隊創造性得以充分發揮的催化劑,是促進團隊整體素質提升的助推器,甚至可以說上下級關係決定著團隊的創造力和生產力。

在職場上,上下級的關係雖然越來越受到主管們的普遍重視,並做了相關有效的探索,但是主管與下屬的關係仍難以令人滿意。主管與下屬之間感情冷漠、缺乏溝通的現象比比皆是。其實,管理下屬就像是放風箏,一會兒收,一會兒放,一會兒拉,一會兒鬆,收放自如,鬆緊隨意。

我們常會看到一些主管不講究管理方法,一味地給下屬施加壓力,整天張嘴閉嘴就是“工作效率”、“績效考核”,三天兩頭向下屬下達任務,隔三差五讓下屬彙報工作進展。這樣的主管恨不得把下屬緊緊抓在手裏,唯恐自己哪一天放手,下屬脫離自己的控製,就會偷懶。在這種高壓之下,下屬隻會像風箏一樣,失去平衡,亂了方向,這時候線是最容易斷的,風箏也隨之遠去。

反之,好主管就不一樣,他們在日常工作中,非常注重管理方法,就像會放風箏的人一樣,或鬆或緊,或放或收。主管下達任務後,讓下屬放開手腳去做,自己隻是不定期地了解一下。這樣主管既能讓自己輕鬆了,工作也能夠保證順利完成,下屬也得到很好的發揮和鍛煉。

身為主管如何才能夠做到鬆弛有度呢?

鬆弛有度的管理方式,需要主管有一顆博愛、理解的心。身為主管應該去關心、理解、愛護每一位下屬。在工作的過程中,關愛下屬們的心理感受,去理解、感受他們的心靈,還要以飽滿的熱情、充沛的精力投入來感染每一位下屬,給他們勇氣、信心,激勵他們放手去做。當下屬取得好的成績,獲得成功時,要給他們祝賀,鼓勵他們向更高的目標繼續邁進;當下屬遇到困難,遭受挫折時,應該幫助他們分析問題,相信他們會獲得成功。讓下屬感受到主管與他們時刻在一起,不是孤軍奮戰,不是統治與被統治的關係。

主管要堅持在公平與公正的原則下,建立平等的上下級關係。主管想要和下屬相處融洽,就應該尊重他們,平等地對待他們。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人人都應該受到別人的尊重。下屬也有尊嚴和人格,也應該受到別人的尊重,這其中主要是來自於上司的尊重。

身為主管,對待下屬來說,主管的一言一行,對他們的工作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主管要公平、公正地對待下屬,真正做到尊重他們每個人。比如,主管在安排工作的時候,對下屬的要求不要一刀切,畢竟每個下屬的工作能力和特長是不一樣的。如果主管比較主觀地認為下屬某刻一定要達到怎樣的高度,對下屬來說就是“不平等對待”,就會有怨言。

在職場上,下屬都是思想成熟的成年人,主管不要企圖把他們改造成怎樣的下屬,而是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給每一個人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這樣,上下級的關係才會更加和諧與融洽,才能更有利於管理。

柔性管理同樣離不開完善的賞罰製度。它是主管管理下屬的依據,對下屬的表現做出客觀評估的參照。賞罰製度需要所有人遵守,主管自己不僅要遵守,而且還要監督下屬的執行情況。

如果下屬表現得好,主管不要吝嗇讚美之詞,依據製度給予一定的鼓勵,激發下屬的工作熱情。如果下屬在工作中犯了錯誤,主管也應該按照製度給予懲罰。製度明文寫到的內容,就應該按製度來解決。製度不是光用來嚇唬人的文字,可以變成實際的行動。當然,主管要和下屬有充分的溝通,讓下屬知道管理製度是對事不對人。

總之,過分施壓與過分放鬆都是不正確的,采用極端的管理方法是不稱職的主管的行為。對下屬施壓是剛性管理,那麼放鬆就是柔性管理,兩者各有優缺點。好主管會在實際工作中使兩者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好主管懂得揣摩人心,重視下屬的感受,在工作中能夠調節下屬的工作情緒,做到鬆弛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