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上,人情不能成就團隊,也不能成就工作。如果主管在該處罰的時候不處罰,就是一個不稱職的主管,很難得到老板的器重和下屬的敬畏。
有的主管堅持這樣的工作信條:“堅持原則是非多,碰著‘好漢’麻煩多,平平穩穩好處多”、“不說好,不說壞,誰也不見怪”。這樣的主管還自認為“老練”、“有修養”,殊不知,正是這些錯誤的想法阻礙了團隊的發展。
還有的主管為人太好了,好到不知該以怎樣的姿態去麵對那些表現不好、績效低下的下屬。出現這樣的問題,更多的原因是主管礙於麵子,扯不開臉麵,該臉紅時不會臉紅,結果縱容了下屬的錯誤行為。
劉傑在信息技術領域有著很強的工作能力,老板滿腔希望地委以重任。但劉傑上任後沒多久,老板就發現他雖然個人的工作能力突出,對工作認真負責,但卻不具備管理才能。有的時候,下屬們工作效率低下,劉傑雖然看到了問題,但以前都是同級的員工,總是不好意思批評大家。結果,劉傑領導的團隊成了公司業績最差的一隻。老板忍無可忍,將劉傑撤職。
如果下屬表現不好,主管當然可以給他改進的機會,但要給規定一個時間,如果不見成效,主管就應該處罰了。像劉傑這樣的主管是不稱職的,不僅耽誤了工作,還斷送了自己的前程。
其實,劉傑遇到的問題並不難解決,隻需要根據製度采取相應的措施,該處罰時必須要處罰,必要時還可以采用更嚴厲的手段。這樣做是對工作的負責,也是給那些表現好的下屬一個交代。
(1)讓“法治”代替“人治”,一切讓製度說話
工作歸工作,人情歸人情。主管不要在工作中摻進太多的人情。人情是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太多的人情會讓主管的管理陷入被動,容易被下屬影響,導致該有所行動的時候,卻遲遲不表態。
主管該處罰的時候就要處罰,凡事都要依製度說話。部門製定了一套完整的規章製度,任何人都必須遵守。主管也應該按照“有法可依,執法必嚴“的原則來處理下屬們的違規行為。主管領導團隊常需要麵對各種各樣的挑戰,如果凡事都依據人情而定,團隊的紀律必然混亂,戰鬥力下降。
(2)該批評就批評
身為主管要維護公司製度的公正性和嚴肅性,堅守原則,不管是哪個下屬犯了錯誤都要批評,絕不能姑息縱容。客觀地講,批評對下屬的進步有幫助,對完成工作有好處。下屬會吸取這次的教訓,引以為戒,不會重蹈覆轍。
如果下屬犯了錯誤,主管不去批評他,下屬可能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或者不重視錯誤,把錯誤的行為繼續下去。這樣就使下屬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影響他日後的發展。
(3)該解雇就解雇
有下屬被解雇是誰都不願意看到的事情,但是職場上存在一些屢教不改的問題下屬。麵對那些實在難以管教的下屬,身為主管應該當機立斷,該解雇就解雇。為了維護製度的嚴肅性,主管不能放過那些以身試法者,一定要殺一儆百。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以治軍嚴謹而著稱,公元228年,諸葛亮正式出兵北伐。當蜀國的主力部隊突然到達祁山時,打了曹魏軍隊一個措手不及,戰局對蜀軍十分有利。但是,馬謖違背了諸葛亮原先的部署,又不聽從部將王平的建議,在寡不敵眾的形勢下,居然山上紮營,反而被敵軍殺得大敗。馬謖的錯誤使得諸葛亮十分被動,一場十分有利的戰局頓時變成敗局。盡管諸葛亮十分愛惜馬謖的才華,但是,為了嚴明軍紀,他還是毅然按照軍法處斬了馬謖,這是曆史上有名的“揮淚斬馬謖”。
總之,主管根據管理需要運用領導策略,有助於樹立領導者的威嚴,增加對下屬的控製力。為了激發團隊的工作潛力,所有人遵紀守法,服從指揮,是確保領導活動順利進行的條件。
在職場上,人情不能成就團隊,也不能成就工作。如果主管在該處罰的時候不處罰,就是一個不稱職的主管,很難得到老板的器重和下屬的敬畏。而那些好主管該處罰時就處罰,讓下屬看到領導不可觸犯的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