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分布著非常豐富的神經組織,通過有效刺激足底反射區,可使大腦的功能得到調節,使正常的腦細胞更強壯,不正常的腦細胞得以改善和恢複。
足浴保健療法是足療諸法中的一種,它是通過水的溫熱作用、機械作用、化學作用及借助藥物蒸汽和藥液熏洗的治療作用,再加上按摩等技術手段的輔助,起到疏通奉理、散風降溫、透達筋骨、理氣和血,從而達到增強心腦血管機能、改善睡眠、消除疲勞、消除亞健康狀態、增強人體抵抗力等一係列保健功效。
足浴可以改善血液循環:足浴可以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環。水的溫熱作用,可擴張足部血管,增高皮膚溫度,從而促進足部和全身血液循環。另外,足浴還具有養生美容、養腦護腦、活血通絡等一係列保健作用。民間自古就有這樣的說法:春天洗腳,升陽固脫;夏天洗腳,暑濕就祛;秋天洗腳,肺潤腸濡;冬天洗腳,丹田溫體。
有人作過測試,一個健康的人用40°C-45°C的溫水浸泡雙足30-40分鍾,其全身血液的流量增加女性為10-13倍,男性為13-18倍。可見,足浴可確保血液循環順暢和改善。足浴的保健效果表現在多個方麵:
促進新陳代謝:足浴可促進足部及全身血液循環,由於血液循環量的增加,從而調節各內分泌的機能,促使各內分泌腺體分泌各種激素,如甲狀腺激素,腎上腺分泌的腎上腺素,這些激素均能促進新陳代謝。
消除疲勞:足浴的最大作用就是消除疲勞。古人從實踐中早已總結出熱水足浴來消除疲勞。
改善睡眠:足浴可通過促進足部及全身血液循環,加速血流,驅散足底沉積物和消除體內的疲勞物質,消除疲勞使人處於休息狀態從而改善睡眠。
調整血壓:足浴可擴張足部及全身細小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使植物神經功能恢複到正常狀態,改善睡眠,消除失眠症從而降低血壓,緩解高血壓的自覺症狀。
調節神經係統:神經係統是機體內起主導作用的調節機構,神經組織遍布人體各個部位,在控製和調節機體活動方麵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神經組織重要而複雜的生理功能都是通過反射活動來完成的,完成這種活動的基礎就是神經元。
足浴也有不錯的排毒效果。不管天氣如何變遷,每天進行足浴,放一盆水,水溫大約40-42度,然後把膝蓋以下的部分泡在水裏,大約泡20分鍾。水冷了可再補充熱水,然後再用冷水衝洗5分鍾。方法非常簡單,持之以恒的話,會有意外驚喜。
睡前洗澡,可以讓人睡得快、睡得香,迄今許多人似乎都有這種看法。日本科學家的研究結果表明,與睡前不洗澡相比,被測者洗澡後的入睡時間縮短了三分之一至六分之一。在不洗澡便睡覺的情況下,入睡時間為1.5小時者,洗澡後僅用20分至30分鍾便進入了夢鄉,而且50%至60%表現深度睡眠的“慢波睡眠”,則集中於整個睡眠時間的前三分之一,不洗澡便睡覺的情況下,這一比例低於40%。由此證明,睡前洗澡不僅令人睡得快,而且睡得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