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銷售的第一步就是把自己推銷出去 第八節 肢體動作的表達(1 / 1)

第五章銷售的第一步就是把自己推銷出去 第八節 肢體動作的表達

郭先生問:“自明,你知道我們有幾種方式與人交談嗎?”

李自明說:“看過一本雜誌,雜誌上說,我們會用三種方式與人交談:語言、聲音和肢體語言。”

郭先生點點頭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阿爾伯特·梅拉賓研究表明,隻有7%是用語言表達,38%是用聲音完成,而通過肢體語言進行的部分占到了55%。由此可見,注意我們的肢體語言是很重要的。你的動作是極為豐富複雜的符號,它不僅代表推銷員本人的修養,也會在客戶的心裏留下一種相應的印象。”

李自明說:“可是我在絕大多數時間裏對自己的肢體語言完全沒意識,就是自然而然的舉動。”

郭先生說:“這很正常,很多時候不過是對我們大腦在某個特定時刻裏潛意識的自動迎合。然而,隻要有正確的信息和稍加練習,我們就可以訓練自己克服消極的肢體語言習慣,發揮它的優勢,讓你變得強大。”

李自明問道:“我要注意些什麼呢?”

郭先生說:“比如與人交談時距離的遠近會在對方心裏產生相應的距離印象,在與人交談時,與對方保持半米距離較為合適。除了距離之外,你表現懶散或無精打采,都會讓人覺得不舒服。因此要保持微笑,保持善意的眼神。要注意不友好的姿勢。”

李自明揉揉太陽穴:“怎麼又是這麼麻煩……”

郭先生說:“還好啦,在日本,商場很重視職員的行為動作。有的百貨商場對職員的鞠躬彎腰都有具體標準:歡迎客戶時鞠躬30°,陪客戶選購商品時鞠躬45°,對離去的客戶鞠躬45°。客戶會非理性地把這種印象遷移到推銷員所代表的公司身上。你要做的又不會這樣被人要求。”

李自明汗顏不已:“這麼嚴格?”

郭先生說:“所以你想做好銷售,在任何場合,我們的目的是讓與我們交談的對象接受我們的信息,但是這並不簡單。這意味著無論你是站在講台後麵、坐在會議桌前,還是僅僅在閑談,讓聆聽者感到舒適和明確是最重要的。”

李自明說:“看來肢體語言表達得當與否,與交易是否可以完成的關係很密切啊!那麼什麼樣的姿態是得體的,而什麼姿態又犯了大忌呢?哦,我自己翻書,應該會有吧。”

書上寫著:

直立的姿態會顯得有自信。兩腳分開,與肩同寬會使人覺得很可靠。胳膊自然下垂,置於身體兩側,手指靜止,可以使你看起來自然和輕鬆。

與人溝通時,頭要端正並且不要亂動。通常,我們在傾聽時會點頭,表示讚同。但是要注意場合,有時候點頭是一種看起來並不好的習慣,因為它顯得比較生硬。

雙手抱胸:這個動作都會令對方覺得你是在抗拒,心理並不相信對方的話,是一種不服氣的態度。不僅如此,經常不自覺地雙手抱胸的人在人群中會被排斥。除了在和別人相處時格格不入,還會加重自己的疑心,變得過於固執。

眼現三白:是指並沒有正眼注視對方,而是由下往上看,而且眼睛是向上吊著的,在眼珠子的左、右和下方都見到眼白,此謂三白眼。與人目光正視代表誠意正直與信心堅定,而眼見三白卻代表叛逆與不屑。在銷售過程中出現如此的眼神,客戶怎麼會覺得舒服?又怎麼會接受你的建議呢?

沒有說話嘴亂,動除非有說話的需要,否則你的嘴巴還是閉著為好。千萬不要出現沒有說話而嘴唇卻上下振動,出現自言自語或是無語露齒的模樣。這不但會令說話的對方分神,想要博得別人的好感也很難。

蹺二郎腿在行為學上,坐時蹺著二郎腿雖然代表自信心堅定,但是容易顯得自誇,說起話來讓人覺得誇大其詞且不著邊際。如果給客戶這種感覺,當然很難取信於人,更不用說提高銷售率了。

郭先生說:“總之,不隻是我們的語言才能表達自我,我們的肢體和動作也在傳遞信號。當別人和我們當麵交談的時候,他們看到的東西就與我們說的話同樣重要,甚至會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