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秋雨合集”總覽(共二十一卷)(1 / 1)

第一卷《中國文脈》

這是幾十年來第一部以審美品級為標準的中國宏觀文學史。出版後曾獲聯合國邀請在紐約聯合國大廈隆重開講,同時在紐約大學講授,被美國資深翻譯專家汪班先生評論為“平生所見最獨立、最簡潔、最有魅力的中國文學通史”。

第二卷《山河之書》

如果說,《中國文脈》展現了中國文化的時間力量,那麼,《山河之書》則展現了中國文化的空間力量。作者以二十餘年的親自踏訪,喚醒了廣大讀者對一係列最重要文化古跡的當代認知。所寫的《文化苦旅》、《山居筆記》等著作,發行量在一千萬冊以上,相繼在全國點燃了晉商文化熱、清宮文化熱、藏書文化熱、敦煌文化熱、都江堰文化熱、書院文化熱,並創建了“文化大散文”的一代文體。本書就是對那些著作的精選、提升和增補。

第三卷《千年一歎》

作者在完成對中華文明的時間梳理和空間梳理後,又投入了對世界上其他重大文明故地的對比性考察,此書為考察日記。由於整個過程需要冒著生命危險貼地穿越世界上最恐怖地區,在海內外引起極大關注,世界上有十一家報紙曾經同步刊載這份日記。直到今天,作者仍是全球知名人文學者中完成這一考察的唯一人。本書最後在尼泊爾山穀對各大文明的總結思考,非親臨者不能為。

第四卷《行者無疆》

如果說《千年一歎》讓中華文明在與其他古文明的對比中顯現出了一係列優點,那麼,《行者無疆》則讓中華文明在與歐洲文明的對比中顯現出了一係列弱點。作者為寫作此書考察了歐洲九十六座城市,全書最後的總結,是對中華文明的深切自省。據有關部門統計,本書由於獨特的吸引力,已成為近十年來中國旅行者遊曆歐洲時攜帶最多的一本書。

第五卷《何謂文化》

這是作者在係統考察中國文化和世界文化之後對文化的綜合思索。其中在聯合國世界文明大會上的主題演講,在聯合國發布世界文化報告儀式上的主題演講,以及在境外獲授榮譽博士儀式上的長篇演講,都在國際學術界產生過重大影響。但本書更大的篇幅,則描述了一批以自身人格來闡釋文化的當代傑出人物,例如謝晉、巴金、黃佐臨、章培恒以及台灣的星雲大師、林懷民、白先勇、餘光中等。這些文章發表後,在讀者中產生過強烈的情感效應。

第六卷《君子之道》

本書進一步把《何謂文化》的整體課題延伸到中華文化的核心課題上。文化人類學認為,一切重大文化的核心機密是集體人格;而本書作者則進而認為,中華文化的人格理想是君子之道。本書縷析了儒、道兩家在君子之道上的九項要點和四大難題,作為打開中華文化核心機密的鑰匙。同時,闡述了作者本人在佛學上的修行感悟。此外,作者圍繞著人生問題還提供了一係列國際視角。此書的部分內容,曾在美國華盛頓國會圖書館演講。

第七卷《吾家小史》

本書以一個普通中國家庭的三代經曆折射了中華文明的現代困境,既是一種“記憶文學”,也是一種“感性文化”。整個記述與通常的曆史定論處處相悖,卻保留了一種平靜的真實。這個中國家庭正好是作者自己的家庭,整部書的寫作,早在“文革”災難中作者為父親寫交代時已經開始動筆,然後又調查、考證了三十年。作者說:“我寫了中國,寫了世界,最後寫自家,終於進入了文化的秘境。”

第八卷《冰河》

文化的最終成果,更應該是感性形態。本書是繼《吾家小史》之後的另一種感性形態:一項純粹的創作。作者完成這項創作的美學追求是:“為生命哲學,披上通俗情節的外衣;為顛覆曆史,設計貌似曆史的遊戲。”這種追求,處於當代國際藝術探索的最前沿。這項創作是作者為妻子馬蘭的演出而幾度延伸的,因此又可看作《吾家小史》的一個實證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