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五章 跳出僵局(3 / 3)

“淮海融投初期籌集的資金,主要還是保證海防公路、沿江快速道銜接工程、靖海公路擴建以及徐城水泥新廠基地等項目,有餘裕,也會首先保持參與新津港的建設——沂城港的擴建,想要獲得淮海融投的注資,短時間內還比較困難,可能還要往後拖一年。”沈淮將一些最新的情況,跟熊文斌說道。

“全省沿海沿江港口發展,今年提出突破一億噸吞吐量目的,沂城港這邊再拖,差距就更大了。”熊文斌說道。

“那也是江華身上壓力大。”沈淮苦笑道。

他知道熊文斌的心思不在官場傾軋上,但這時候他除了這麼說,也沒有其他說辭了。

除了淮海融投之外,他們不是不能擠出一兩億的資金出來,沂城港擴建工程,初期投入的啟動資金也相對有限,但江華作為趙秋華的嫡派,就堵著不叫梅鋼係的資本進來,而在沂城有些影響力的嶽秋雄、劉汗青等人又對熊文斌深懷戒心,怕熊文斌威脅不了江華,會先搶他們第二、第三把手的位子,所以很多事情都是無解。

熊文斌也是無語,沈淮又岔開來說其他事情:“除了淮海融投外,李穀還想在成立一個旨在推動淮海灣經濟區發展的政府聯合協商小組,也以便未來能夠在國家層麵正式形成‘淮海灣經濟區’這個概念,爭取更優惠的發展政策……”

“田書記還是有很多想法的啊!”熊文斌感慨的說道。

田家庚到淮海省工作了兩年,提出淮海灣大框架概念之後,就趕上換屆調到西部去,但李穀現在提出來的很多具體而微的措施,無疑都應該是田家庚對淮海發展戰略的延續,不然徐沛、郭成澤等人也不可能這麼去支持、配合他。

當然,李穀也是有能力、有水平的一個人,不然他也不會給田家庚選做他諸多戰略構想的踐行者。

沈淮點點頭,說道:“李穀跟我談了一些想法,原則是希望平江、沂城、嵐山以及徐城四地的市委書記、市長或者常務副市長參加到這個政府聯合協商小組裏來……”

熊文斌問道:“這麼說,徐沛想領導這個小組?”

沈淮點點頭,說道:“徐沛是省委副書記,還不負責省裏的經濟工作,但他倘若以徐城市委書記的身份,參加這個小組,趙秋華沒臉皮擠進來,而其他副省長又不可能進這個小組去壓製徐沛的身份。最終省裏成了協調角色,徐沛就能在這個小組裏掌握主導地位。不過,這隻是他們所希望的相對理想情況,趙秋華也不可能說,就這樣讓徐沛插手目前全省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經濟發展領域裏去。所以徐沛、李穀想要他們這些想法成為現實,還需要尋求額外的支持。老熊啊,我是極力推薦你代表沂城,加入這個小組,在四地市委書記、市長、常務副市長的人選裏,我不以為還有誰能比你更了解淮海灣經濟區的情況……”

熊文斌在沂城受壓製的狀況,沈淮很難短時間內就幫他打破僵局,但熊文斌倘若去做些推動淮海灣經濟區的一些工作,不僅能發揮他的能力,也將有助他從沂城這盤僵局裏跳出來……

如果您覺得《重生之鋼鐵大亨》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1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