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娘子奪過箭去,大笑起來,瞟一眼李侔,又向李信說:“嗨,你當真的!我看你有點遲疑,才故意激你兩句。倘若我有一絲不信任公子,也不會……”
李信不等紅娘子把話說完,對她笑了一下,命親兵去把趙忠叫來,對他說:“我本來應該詳細寫封回書,向你家老爺說明我不得不起義的苦衷,可是大軍正在趕路……”剛說到這裏,忽然瞥見一騎自朱仙鎮方向飛奔而來,隨後看清楚是個和尚,使他十分納罕:這是誰派遣來的?因已有兩個親兵策馬迎去,所以他繼續對趙忠說:“戎馬倥傯,實在沒有工夫寫一封詳細書子,把一肚子話都對老朋友傾吐出來。你替我回稟你家老爺,就說我同舍弟謝謝他的好意。我在獄中時候,承蒙他在開封奔走營救,雖未成功,卻使我沒齒難忘。我如今既然起義,斷無中途罷手之理。你家老爺平日惟知讀書吟詩,書生氣十足,不明白人家對他說的隻要我李信自己投案,就會法外施仁等等,全是騙人的鬼話。我今日離開軍中,明日就係頸巡撫轅門,跟著就淩遲處死。況且自古無不亡之國,朱家朝廷的氣數已盡,我隻恨起義不早耳。至於青史如何留名,是流芳還是遺臭,留給後人評論,我早已置之度外……你再回稟陳老爺,等我事成之後,歸隱田園,還要同他起個詩社,在一起限韻賦詩哩。你快走吧,路上小心在意。”
趙忠連答應幾個“是”字,又躬身說:“老爺的話,小的一定句句帶回。隻是懇求老爺略寫數行,以為憑信,免得別人疑惑小的怕路途風險,未曾追上公子。再說有公子寫的幾行字,家老爺向各憲台麵前回稟此事,就好為憑。”
李信笑了起來:“啊,我明白了,原來是撫、按各衙門的大人們囑咐你家老爺向我勸降!”
“既是各憲台大人囑咐,也是出於家主老爺自己對朋友的一片忠誠之心。請老爺隨便略寫數行給小的帶回複命!”
“好吧。上次詩社會上,我因有俗務在身,中途離席,未得繳卷。不久我就回到杞縣,坐了班房。今日仍用四支韻補做一首,你帶回作為憑據吧。”
李信命親兵取出箋紙、筆、硯。他將箋紙攤在馬鞍上,隨他起義的書僮磨好墨,捧硯立在身旁。北風刺骨,硯墨剛研好就開始結凍。李信略一沉思,膏膏筆,又沉思片刻,將筆尖插進口中嗬一嗬,寫成七律一首:
獵獵黃風吹大旗,
揚鞭西去壯心悲。
百年朝政滋昏暴,
一紀幹戈靡止期。
群虎縱橫血滿口,
遺黎輾轉命懸絲。
千秋功罪君休問,
隻為蒼生不為私。
趙忠走後,李信命人去把那和尚帶來相見。紅娘子看著又得耽擱一陣,索性下令全軍就地休息。她對李信兄弟笑著說:
“咱們又不請和尚念經,和尚倒自己來了。這和尚有什麼事兒要見公子?”
李信也笑著說:“我也有點奇怪。反正一見便知,大概既不是來念經,也不是來化緣的。”
和尚被帶到李信麵前,雙手合十行禮,說了句“阿彌陀佛”,隨即從懷中取出一封書子呈上。李信一看是圓通法師寫來的書子,內情已猜到八九。他暫不拆看書子,卻深感興趣地打量這位前來下書的和尚。這和尚大約二十出頭年紀,身材魁梧,濃眉大眼,秤錘鼻子,穿一身補綴的黑色直裰,腰掛戒刀,背著一張勁弓,箭箙中插著二三十支羽箭。李信笑著問:
“小師父原來不是相國寺的和尚吧,我怎麼沒有見過呢?”
和尚回答:“小僧原在嵩山少林寺出家,上月因周王殿下兩次派人請圓通老法師來開封相國寺主持護國佑民弭災祈雨時輪法會,小僧與幾個師兄弟跟隨老法師來到開封,所以不曾見過公子。”
“圓通長老重來開封,我已聽說,隻是未得參謁,恭聆禪理,十分抱憾。”李信笑著說,“小師父既是從少林寺來的,又是這麼裝束,想必武藝精通。如果小師父脫掉緇衣,換上一身盔甲或箭衣戰裙,那就儼然是一員武將了。”
和尚笑著說:“長老差小僧前來追趕公子,是從周王府中借的一匹快馬。如今不管遇著官兵土寇,誰看見這樣馬匹不眼紅?因此小僧就隨身帶著戒刀、弓、箭,防備有人搶劫馬匹。”
“你一個人走路,倘遇多人攔劫,如何是好?”
“不怕公子見笑。小僧如是徒步行走,遇到二三十個強人並不放在眼中。有了這一張弓,一匹馬,就是一百人也休想占到便宜。”
李信聽他聲如洪鍾,吐語豪邁,連連點頭稱讚:“好,好。不愧是少林寺的和尚,果不虛傳!”隨即拆開書子,果然不出他的所料:圓通老和尚勸他立刻回頭,遣散人馬。書中有一段寫道:“老衲已麵啟周王殿下,隻要公子翻然悔悟,釋兵歸來,周王殿下與各憲台大人定將法外施仁,力加保護。公子世受國恩,縱不能為皇上盡忠效力,亦當潔身自好,勿貽祖宗之羞。如公子對國事有所陳訴,為民請命,此是大好事,盡可上書朝廷,披瀝陳詞;周王殿下及各憲台大人亦願代為上奏。再者,老衲曾言公子夙有慧根,倘肯解甲釋兵,隨老衲雲遊普陀、羅浮,不惟今生可跳出塵劫苦海,徜徉乎世外桃源,而將來西方淨土少不得又添一位阿羅漢。何去何從,願公子駐馬三思!”李信看罷,微微一笑,向青年和尚說道:
“拜托小師父,回稟圓通長老,就說弟子李信勢逼至此,惟有造反一途。一旦解甲釋兵,即被斬首西市,望普陀而路遠,去羅浮以何及!長老還有什麼囑咐沒有?”
青年和尚又從懷中取出一張疊起來的素箋,遞給李信說:“這是長老寫的四句偈言。長老說,如公子執意不肯回頭,也不好勉強。望公子不要忘記這四句偈言,隨時回頭,都可立地成佛。”
李信打開素箋,看那四句偈言是:
花雨繽紛般若門,
慈航一葦渡迷魂。
雞蟲得失何須管,
莫忘前生有慧根。
李信把偈言看了兩遍,笑著說:“拜托你回稟老法師,就說賜偈拜領,永不敢忘。”
和尚說:“請公子寫幾行字,以便小僧複命。”
李信回答說:“也好,我也寫一首詩回報長老如何?”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李信又向隨侍親兵要來箋紙,攤在鞍上,凝思一陣,嗬開凍筆,寫成七律一首:
日月不明似覆盆
聲嘶難叩九天閽。
小民飲恨誅求急,
大地殘傷殺戮繁。
佛國空聞存淨土,
人間何處有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