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新的開始(1 / 2)

導師說的項目是由中.宣部牽頭的一個大型話劇展演活動,內容全是抗戰題材。其中導師負責的三個話劇分別是著名編劇新寫成的作品,或由著名作品改編而成的二次創作作品。

“都是講士兵的故事,我看過劇本,確實很好。舞台空間有限,但這次在舞美上會花很多心思,盡量還原當時的場景。我手裏的這三個劇本的主角都是老兵,但除了幾位主角之外,參演的演員大多數很年輕。有些……”導師笑了笑,“有些甚至從沒有過話劇舞台表演的經曆。”

“哦。”劉昊君和鄧廷歌心知肚明地點點頭。

這樣的項目是罕見的。它有諸多限製,但同時也意味著巨大的機會。就像春晚一樣,每次出來都受到諸多批評,節目形式的變化也不多,受到的審核和限製更是無比繁瑣,但那樣的舞台本身就具有某種無法替代的象征性意義。由中.宣部支持開展的話劇項目更是如此:鄧廷歌雖然對這些事情不太熟悉,但畢竟也在這個圈裏混了些日子,立刻就明白了導師的意思。

“這些孩子我都見過。”導師說,“其實都是挺好的孩子,性格也不錯,肯學,能認真地學,但吃苦的精神還是不夠。”

他忍不住說起以前帶鄧廷歌他們那個班的時候,台詞、儀態、步姿,就連講話時候如何控製氣息,都苦苦地訓了他們許久。

“你們班的那個誰不是哭了好幾次嗎?哎喲那個嬌弱。”導師笑著說,“不過她現在發展得不錯,還成了那個挺有名的話劇劇團的固定班底。”

他絮絮叨叨說了許多往事,終於又把話題轉到現在的這個項目上來。

“我愁的就是這件事。這些孩子雖然不錯,但他們還是很缺少從文本中挖掘信息和把這種信息表演出來的能力。一個對內,一個對外,缺一不可。”

導師說完之後看著鄧廷歌。劉昊君捅了捅鄧廷歌的側腹:“說話呀。”

鄧廷歌終於明白了導師的意思:“你想讓我教他們?”

“是的。”導師從容點頭,“我知道你現在是越來越像個演員了。但還遠遠不夠,教學相長,趁你現在正在康複,這是個很好的機會。”

他沒有避諱鄧廷歌現在不便於行動的狀況,坦然地跟他分析這個機會的來之不易和珍貴性。鄧廷歌認真聽著。

他非常心動。

羅恒秋回來之後鄧廷歌立刻跟他說了這件事。

吃了一口鄧廷歌嚐試做的湯,羅恒秋順手扔了幾個桂圓幹進去,表示讚同。

“我覺得很好。”他洗了手,蹲在鄧廷歌麵前拉著他手說,“我知道你天天呆在家裏其實也挺無聊的。”

“嗯。”鄧廷歌倒沒有否認,“但我心裏有點……有點……擔心。”

羅恒秋親了親他的手,鼓勵他繼續說下去。

要參與這個項目,他就必須離開家裏到外麵去。這將是鄧廷歌失去行動能力之後第一次坐著輪椅離家。

“我擔心會麻煩別人。”鄧廷歌輕聲說,“導師說訓練的場地在禮堂裏。那裏可沒有讓輪椅上下的通道,五十多級階梯,我上不去。還有舞台,我不可能一直在台下指導,總要到舞台上去的。還有,還有怎麼去呢。學校和家裏離得不近,上下樓有電梯,但……”

羅恒秋又抓緊了他的手,說我陪你。

“不可能的,你有自己的工作。”鄧廷歌猶豫良久,終於說出心底真實的想法,“師兄,在平時的生活裏你不可能隨時隨地陪著我。我要學會用這個玩意兒走出去,還要學著盡量恢複以前的生活節奏和內容。我……我隻是,不太習慣。”

在“出門”這個命題還沒有真正成為現實之前,鄧廷歌認為這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當他真的開始思考的時候,他發現自己心裏是恐懼的。

他在突然之間明白了殘障者的恐慌和不安。

道路、車輛、人流,甚至是路上奔跑的孩子都能對他造成無法預計的傷害。而他總是忍不住地想,如果自己被撞翻了,怎麼辦;如果自己麵對著三四十級的台階而找不到無障礙通道,怎麼辦。

鄧廷歌倒不怕嘲笑。他害怕的是這樣一個現實:腿不能動了,自己連正常照顧自己的能力都沒有了。

羅恒秋把他推到客廳裏,坐在他麵前,認真忖度著自己的話。

他想告訴鄧廷歌不需要擔心,這個城市裏的無障礙措施已經很完善,他在路上也可以看到許多坐著輪椅或者持著盲杖出行的人。他更想告訴他不要恐懼,自己無論如何都會陪著他。

但他轉念一想,這些安慰在鄧廷歌切切實實的恐懼麵前是如此地空幻,完全落不到實處。

羅恒秋換了一個說法。

“這樣好麼?你去學校和回來的時候我會去接你。上舞台的方法很多,隻要安裝一個可拆卸的無障礙通道就行。禮堂也不用擔心,我記得你們禮堂那裏有側門,側門才四五級台階,那邊也裝個通道就行。”羅恒秋很認真地回憶著,從進去到出來,還有哪些是鄧廷歌不方便上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