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康樂的最佳營養劑(1 / 1)

在佛學院圖書館兼任管理員期間,我除了日以繼夜整理《活頁文選》之外,還經常忙裏偷閑,翻看《水滸傳》、《三國演義》、《基度山恩仇記》等中外名著。甚至在開大靜之後,點著線香躲在棉被裏偷偷閱讀,直至天亮。就這樣數年之間,拜忙中自修之賜,我不但得以遍覽群書,更激發對文學的濃厚興趣。

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四五十年前,正是民生困乏的時代,有人又說:“教書自有香菇麵,教書自有好供養。”但我覺得,教書之樂不在豐衣美食,而在灌輸大家正確的觀念。所以每次收到些微稿費或錢時,我總是拿去購買佛書,與佛子們結緣。忙著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實在比黃金屋、顏如玉、香菇麵好供養,且更有價值。

記得那時我常常為了一場講座,從宜蘭坐上一天的火車到高雄,演說完畢,又從高雄乘夜車回到宜蘭。在北宜線、縱貫線上,我雖然耗費了無數光陰,但生命的力量卻隨著滋長,怎不叫人歡喜?除了定期的講演之外,我馬不停蹄地忙著到工廠為勞工開示,到碼頭為漁民布教,到監獄為受刑人皈依,到軍營為官兵們說法。有人說時間難挨,我卻覺得一天二十四小時瞬息即過,恨不得一天能有四十八小時可以使用。

滾石不生苔,流水不生腐。忙,才能發揮生命的力量;忙,才能使我們身心靈活起來。經雲:“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又說:“人所欲為,譬如穿池,鑿之不止,必得泉水。”借著忙,將自己動員起來,才能一鼓作氣,先馳得點。如果能善於忙碌,“忙”就是一帖人生康樂的最佳營養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