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代,楚國出兵進犯吳國,沒想到楚軍吃了個大敗仗,铩羽而歸。吳王沒料到竟然這麼輕易地就打退了楚國,得意洋洋之餘,突發奇想,特意派遣自己的胞弟蹶由,前往慰問戰敗的楚軍。
楚王早因戰敗覺得顏麵盡失,現在吳王忽然又派人來加以慰問,簡直是有意諷刺、嘲笑,惱羞成怒之餘,二話不說立刻囚禁蹶由,打算處死他。行刑前,楚王冷笑著問蹶由:“我聽說你此行前來,還卜到了一個吉卦,這可是真的?”
“回大王,確有此事。若大王能恩賜外臣一條生路,平安返吳,吳王一定會止息戰端,與楚國繼續維持和平友好。如此一來,當然是應驗了吉卦。”蹶由頓了一頓,接著又說,“相反地,假如大王乃執意處死我,吳國必然乘勝伐楚,這對我來說,仍不失為吉。”
楚王聽了這番胸有成竹的回話,一時間沉吟不決,覺得應該放了蹶由,可是又感到麵子上掛不住,便問身邊大臣子暇的意見。
子暇說:“這次的戰端,原本就是我們楚國挑起的,吳國隻是出於自衛反擊,縱然楚國落敗,可是不應該借此遷怒於蹶由,甚至斬殺他,這會遭人非議的。臣以為,還是放了蹶由,與吳國談和為妥。”
楚王這才平息忿怒,放了蹶由。
自我的情緒管理,是領導者的基本素養。身為領導者得要綜觀全局,運籌帷幄,帶領團體穩定發展,他得控製情緒,不因起伏的情緒喪失理智,影響到下屬,甚至將自身的怒氣,發泄在無辜的人身上。
擁有寬宏的胸懷,沉著冷靜的氣量,不以情緒好壞來對待人事,才是上等的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