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要有慈悲心,慈悲就沒有敵人。

(3)要有歡喜心,有了歡喜,人間才沒有缺陷。

(4)要有孝順心,有了孝順,世間才有綱常紀律。

(5)要有信仰心,有了信仰,為人才有目標、才有力量。

(6)要有般若心,有了般若,才能解決一切問題。

(7)要有柔軟心,柔軟才會包容,才能克剛。

(8)要有精進心,精進才能立誌向前、向上。

(9)要有平等心,有平等心,才能與真理相應。

(10)要有謙虛心,傲慢的人,永遠敵不過謙虛的人。

(11)要有自尊心,尊嚴是心中的財富,是心中的寶典。

(12)要有和諧心,和諧才能團結人心。

(13)要有忍辱心,忍辱不自卑,才是至剛至大的力量。

(14)要有道德心,道德是做人的品牌。

(15)要有感恩心,有感恩心的人,是一個富貴的人。

(16)要有尊敬心,尊敬是學佛、做人所不可或缺的要素。

星雲語錄

在科技進步、來往頻繁的社會裏,“尊重與包容”顯得尤為重要。我們應該尊重他人的自由,以奉持五戒代替侵占掠奪;尊重生命的價值,以喜舍布施代替傷生害命;尊重大眾的所有,以共享福利代替自私自利;尊重天地的生機,以環保護生代替破壞殘殺。

(17)要有包容心,能包容,才大、才多、才有。

(18)要有誠信心,有誠信才能得到別人的信賴。

(19)要有勇猛心,勇猛向前,才能開拓另外的世界。

(20)要有恒常心,有恒常心,才不會懊悔、猶豫。

(21)要有惜福心,惜福才會有福。

(22)要有大願心,有願就有力量,有願就能突破難關。

(23)要有仁愛心,仁愛所至,無力抵擋。

(24)要有忠義心,忠肝義膽是天地間的正氣。

(25)要有正直心,做人處事,正直為本。

(26)要有利人心,處處為人著想的人,必然受人尊重。

(27)要有專注心,專心注意,凡事能成。

(28)要有結緣心,廣結善緣,更有人緣。

(29)要有喜舍心,喜舍是福慧增長之道。

(30)要有無我心,無我則凡事不計較、不比較。

(31)要有誠摯心,誠摯待人,即使吃虧也必得好報。

(32)要有隨喜心,隨喜順人乃廣結善緣之道。

以上所列三十二種好心,若能訓練成“平常心”,則雖行好心並不著力,那麼一生所為,何患不成!

——《星雲法語·存好心》

46

一個人隻要一念生起清淨的信心,即能滅除八萬四千重罪。所以一個人一生所做的功德把它累積起來,都不及皈依三寶、求受五戒當下所獲得的功德殊勝。

——《開示》

47

要具甚深的信心,才能與佛法契合。透過信仰,使人格升華、使人生圓滿。隻是有病求神、有難求神,甚至怪神明沒有保佑,這是較低下的信仰。何謂甚深信心?就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堅定立場,不管情況如何,都不改其所信。

——《如是說》

48

想要有前途、有成就,就看我們的發心有多大。因為發心裏麵有力量,發心裏麵有歡喜,發心裏麵有財富,發心裏麵有人緣。

——《如是說》

49

學佛人要有道念威儀,要勤勞發心、弘法利生,要虛心受教、不斷改進,生活作息要正常,並樹立自己良好的形象,這才稱得上是真正入了佛門。

——《如是說》

50

一般佛教徒,平時禪修、念佛,自我端正身心,工作之餘則加入小區義工行列,服務人群,或是布施錢財,濟困救急,乃至助印佛書、流通佛法,甚至參加佛教興校辦學等文化、教育事業,這就是在奉行“三聚淨戒”,也就是在實踐菩薩道。

——《人間佛教的戒定慧》

51

一個佛教徒,應有怎麼樣的宗教體驗生活?

一、以如生活,無不皆如:

佛教的生活是“如”。所謂“如”,“就是這樣”的意思,如是就是要安住身心。比如,一個月我賺到多少錢,就依多少錢去生活;我應該做多少事,就盡力去做。把生活中的一切都看成“當然的”“本來的”“一切就是這樣”。有了“如”的觀念,自己就不會妄求、妄動,不為五塵所染,不隨五欲而轉,就能無不皆“如”,到處隨緣自在。

二、以緣行化,到處有緣:

世界的成立要靠“因緣”,事業的成長,人我的關係,生活衣食住行,就是樹木花草,也要靠各種條件因緣才能開花結果。生活在人間,沒有“因緣”,實在窒礙難行,難以有所成就。所以,我們要認識緣起,進而廣結善緣,平時多結緣,以緣行化世間,就會到處有緣,就能得道多助。

三、以智擁有,凡事皆智:

世間的一切,我們不可以用愚癡、貪心、妄念、邪見去追求,而要用智慧去擁有。比如,外在的物質生活,好比浮雲行空,瞬即消逝,因此我雖不一定占有,但是可以享有;我雖不一定求外在的財富,但要開發心裏的寶藏。能以智來擁有,凡事都是智慧,懂得隨緣來、隨緣去,就不會掛礙於心,恰似蜻蜓點水,了無餘波,自在逍遙。

四、以定安住,一切能定:

我們要把心安住在哪裏呢?安住在錢財上,它可能失去;安住在感情上,它可能會變化;安住在榮耀上,它可能不長久,實在沒有一個真正的安樂窩。佛陀教我們安住在禪定上,所謂“以定安住,一切皆定”。禪的世界,是“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無住而住的世界,充滿灑脫、自在、活潑;禪的風光,可以與宇宙天地永恒並存。

——《星雲法語·如何擁有宗教體驗生活》

52

我們也可以和佛陀一樣,每日不斷地在放光。口說善良的語言、讚美的好話,這不是口中在放光嗎?觀看人世,以慈眼垂視眾生,以慧目觀照社會,這不就是眼睛在放光嗎?耳中注意聽聞佛法、聽聞歌頌佛德,這不是耳朵在放光嗎?滿臉的笑容、滿麵的慈祥,這不就是麵容在放光嗎?心中的慈悲、菩提、道念,這不就是心中在放光嗎?身體的端正、行立坐臥的威儀安詳,這不就是通身在放光嗎?

——《迷悟之間·佛法義理·放光的意義》

53

現在的人,學習知識比較容易,學習當一個勇者比較困難。有的人平時逞強好勝,但在危難之前,容易被人收買,忘失身負的重任,忘失做人的骨氣。所以,真正的勇者,沒有多年的修身養性,是不容易成功的。美國的航天員要升到太空以前,都要修習禪定,因為禪定能養成一個人的勇氣。當一個人在生死之前,都能無所畏懼,還有什麼不能勇敢的呢?

——《迷悟之間·勇氣》

54

福德智慧是從讀經、作務、布施等日常修行中累積的。曆代高僧大德的風儀道念,就是每天在排班、課誦、跑香下,累積熏習出來的,所以“老實修行”是不二法門。

——《如是說》

55

佛陀的三十二相好①,都是從累劫②注重生活行儀中修來的。

生活的行儀,除了要奉行戒律,防非止惡,更要積極地饒益有情。舉凡施與他人信心的和風,歡喜的煦日,方便的雨露,服務的溫暖,都是學佛者實踐清淨生活行儀的內容。

——《佛光教科書·佛教問題與討論·生活》

56

修身修口修佛心,修自修他修人我,

修時修地修密行,修福修慧修禪淨。

——《佛光菜根譚》

57

寬恕是良藥,施舍會快樂,

身安茅屋穩,知足天地寬。

——《佛光菜根譚》

【注釋】

①三十二相好:指佛陀所具足之三十二種殊勝容貌與微妙形相,能令人生起欣喜愛樂之心,故稱三十二相好,分別為:足下平滿相、足下輪形相、手指細長相、足跟廣平相、指間縵網相、手足柔軟相、足趺高滿相、腨如鹿王相、垂手過膝相、象馬陰藏相、身廣長等相、身毛上靡相、一毛一孔相、身色金黃相、身放光明相、皮膚潤澤相、七處隆滿相、兩腋充滿相、上身如獅相、身形端直相、兩肩圓滿相、口四十齒相、牙齒緊密相、牙齒齊白相、兩頰隆滿相、常得上味相、舌廣而長相、聲如梵王相、目紺青色相、眼如牛王相、頂上肉髻相、眉間白毫相。

②累劫:指無限長之時間。劫,是古代印度表示極大時限之時間單位。

星雲語錄

現在的人,學習知識比較容易,學習當一個勇者比較困難。有的人平時逞強好勝,但在危難之前,容易被人收買,忘失身負的重任,忘失做人的骨氣。所以,真正的勇者,沒有多年的修身養性,是不容易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