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還有三家提供所謂“專上教育”的私立學院:浸會學院、嶺南學院、樹仁學院。學生同大專學生一樣,可申請助學金和無息貸款供自己上學。
香港的教育雖然取得了較大的發展,但同時也存在不少困難、問題和弊端。首先,推行“重英輕中”政策的不良影響,使學生的中文水平不斷下降,抑製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也有害於教學質量。其次,重文憑、講學曆帶來的惡果。香港的文憑既表示地位,也顯示身分。文憑級別越高,獲得高職位、高薪水的機會越多,以後提薪、提級也容易。而出賣勞動力的“打工仔”則大相徑庭。因此,學位、證書、文憑不隻成為上百萬學生忙碌、拚搏、爭奪的目標,也更因涉及千家萬戶而牽動整個社會。第三,忽視德育培養,引起嚴重的青少年問題。香港學校隻強調書本、分數,德、體等其他方麵均被忽視。父母則大多整日在為賺錢奔命。所謂的專職輔導人員人數又極少,與學生之比僅為1:4000,基本流於形式。廣大學生不斷承受各種知識的重壓,長年為書本禁錮,影響了身心的健康成長。麵對緊張的競爭、繁重的功課,他們之中很多人難以支撐,悲觀厭世。那些喜歡惹是生非的“油脂仔”,也大多是學業競爭中的失敗者。還有一些學生,對枯燥的學習喪失了興趣,行為逐漸散漫,在五光十色社會的影響下,步入歧途。有數據表明,在香港未婚懷孕的女青年中,2/5以上是女中學生。青少年的其他犯罪行為也在逐年增加,這與香港教育現存的弊端不無關係。
有人說:“香港這個繁華的花花世界,就像高聳入雲的高層樓房一樣。朝陽的一麵富麗堂皇,陽光照不到的一麵卻是一大片灰暗的陰影地帶。”的確如此,為了能夠觀看到香港社會的每一個側麵,我們也必須有勇氣對照其陰影來審視香港的繁華。
香港的社會治安是令人憂心的一個話題。據香港警方發表的統計資料,1995年平均每天發生的罪案是238件,每6分鍾發生1件。每天隻要翻開報紙,各種駭人的標題都令人觸目驚心,諸如“碎屍案”、“港島北角集體行動,三十住戶遭綁劫”等。罪案中,各種重大的搶劫案,特別是珠寶店、表行、銀行、解款車的劫案,由持刀持槍威脅發展到同警察激烈槍戰,投擲炸彈,嚴重危害市民的安全。更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罪案中青少年犯罪率的上升。中學生中,暴力、偷竊、賭博、參與黑社會活動等違法行為顯著增加。青少年犯罪已成為香港社會一個不容忽視的隱患。
香港的色情行業,也是香港居民和社會的一大隱憂。香港政府禁止開妓院,法律上也是取締賣淫的。但按照它的解釋,有兩個以上妓女的才是妓院。這就留有很大的空隙。於是一種由一人從事皮肉生涯的變相妓院便應運而生。色情業的興隆反映了香港社會的一個側麵。在笑貧不笑娼、有錢就有一切的價值取向下,以各種不同形式從事色情活動的青年女子有14萬人之多。如何治理這一問題,還是香港當局的一個難題。
香港黑社會的魔影,也是香港的一個惡夢,其勢力盤根錯節,遍及社會的各個角落。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香港黑社會分子超過10萬人。他們各霸一方,在所控製的地盤內,包娼、販毒、打劫、放高利貸、勒索“保護費”等等,無所不為。現在更發展到有組織地提供殺手、參與走私、偷運槍支彈藥、非法引渡偷渡者來港等。青少年犯罪現象的增加,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黑社會勢力的滲透與操縱。
另外,香港的迷信之風、賭馬狂熱,都反映了香港人的不安全感和幻想一夜間驟富的投機心理。香港,的確令人歡喜,也令人無奈。
現在,香港這個錯綜複雜的社會,正麵臨著由一個英國進行殖民式統治的地方回歸到社會主義祖國大家庭的巨大曆史轉折。我們相信,在祖國的懷抱裏,香港的明天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