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科教結合在具體工作中使政府各部門工作內容與政府的核心工作形成了共振點。如懷化市“一線一圈”規劃的實施,就是由懷化市農科教結合機構代表市政府來協調各個部門,把項目、資金、人員集中投放在規定的區域內,農科教機構可以以政府的名義發布行政指令、製定各種鼓勵農科教結合的政策、製度和條例,推動農科教的結合。我們認為,在向市場經濟轉變過程中的相當一段時期內,政府的行政手段在協調各個部門的關係上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政府搭台、大戶唱戲”。除了用行政的方法對農科教結合進行規劃、協調、監督外,懷化市也采用了經濟的方法引導和扶植農科教結合。主要采用了財政撥款、製定優惠政策鼓勵興辦經濟實體,實行經濟責任製,通過價格、稅收、信貸、工資等重要的調節工具,促進農科教結合的發展。
“政府搭台,大戶唱戲”是近兩年懷化市推行農科教結合的又一舉措。這一做法的具體含義是:政府從前台退到後台,隻負責規劃、引導、協調、服務等宏觀調控,不直接參與微觀的經濟行為,而由農村生產經營大戶來具體實施建設項目,讓他們唱主角戲。懷化市“一線一圈”示範區就是采取這種模式上馬的。如中方縣在建立農業科技示範區時,先將茅利溪示範區一帶的耕地,由縣蔬菜辦反租過來,按照統一規劃,縣財政墊付資金10萬元修建了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後,再租給縣內外的蔬菜種植大戶。鶴城區有一鐵路工人馬東,在長年的搞運輸的生涯中,開闊了眼界,獲得了廣泛的信息,正逢鐵路改革之際,毅然辭去鐵飯碗,大膽承包6.67多公頃地,請進技術員,引進優質葡萄和大棚草莓,建立“馬東高效農業示範園”,為周圍的農民提供了榜樣。這一做法改變了政府大包大攬的行政行為,避免了政府“背包袱”,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搭台”上,即轉移到提供優惠政策和寬鬆的“招商引資”環境上來,調動了社會各個方麵投資農業的積極性。
農科教結合是我國社會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過程中產生的一個新生事物。既然是新生事物,在發展中總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如理順部門關係的問題、政策配套的問題、服務實力方麵的問題、工作經費短缺問題、鄉鎮農科教中心基礎設施薄弱和設備陳舊問題、信息服務體係不完善問題、服務的延伸還不夠問題、鄉村兩級缺乏及時獲取市場信息的有效途徑問題、新品利和新技術的研製不能滿足農業發展的需要問題、從事農科教結合工作的同誌自身素質有待提高等方麵的問題,使農科教結合工作的正常運轉受到一定影響,難以適應新的發展要求,這些問題都需要進一步的係統研究。但大量的事實證明,農科教結合是農民接受職業技術教育的有效途徑,是農民獲得科技的有效途徑,也應該成為政府對農業投資的有效渠道。懷化市的農科教結合是通過政府行為來實施的,這不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如何在全國建立從中央到地方、縱橫交錯的、具有權威性的農科教結合體係網絡,如何建立一個適應市場經濟環境,通過市場機製來運作的農科教結合體製,是擺在實際工作者麵前的重要任務,也是理論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
§§第十章 21世紀中國農民職業技術教育發展戰略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