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農民教育過程的係統性。懷化市農科教結合啟動了農民的“終身教育”。在農村,人們把教育僅僅理解為學校教育,認為走出學校門就是受教育的結束,這種傳統觀念不僅僅是農民致貧的根源,也是農村職業技術教育陷入困境的重要社會心理原因。而懷化市的農科教結合從基礎教育的3+1模式,到成人職業技術學校和各類培訓,以其豐富的內容、係統靈活的施教方式、規範的管理模式,為農民展示了終身教育動人的前景;是引導農民跟上時代節拍、增添學識、增長才幹成為現代農民的重要途徑,為鄉村成人教育實現世紀性跨越開辟了嶄新的發展方向。(二)關於農科教結合中政府的作用農科教結合,不僅指農業、科技、教育三家的協調工作,而且包括與農村經濟相關的諸多因素的統籌與協調,這裏的農、科、教,不是傳統觀念中狹隘的農業、科技、教育,而是指適應農業現代化和農村城鎮化要求的大農業、大科技、大教育。這裏“農”的含義,指的是完整的農村經濟,既包括農、林、牧、副、漁,也包括農村的工、商、服務業。這裏的“科”包括科學技術的普及應用和科技成果的示範、推廣,也包括了農民科技意識的提高、科學思維的培養以及各類科技服務實體的形成。這裏的“教”是指農村基礎教育、職業技術教育、成人教育以及各種不同形式、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技術培訓。因此,所謂農科教結合是指大農業、大科技和大教育的結合。這種意義上的農、科、教的發展便有了全新的任務、內容和目標,農科教的結合表現為多元的更高層次上的整合。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懷化市農科教結合的組織定位為“在同級黨委、政府直接領導下的行政事業性機構”。懷化市農科教結合實際上是一種政府行為,農科教的任務是圍繞著政府的中心工作展開的。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懷化市農科教組織獲得了權威性。具體說政府在農科教結合中的作用突出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麵。
第一,統籌、協調和規劃。前麵介紹過,統籌、協調是懷化市農科教機構的重要職能,這種統籌和協調是圍繞政府製定的社會經濟發展規劃而展開的。農科教結合是實現社會發展規劃的目標保證。因此,農科教結合工作的定位方法是把它放在整個大農業、大經濟發展的環境下,與社會現實緊緊結合起來,立足於當代社會和未來發展,重點在提高農業生產率和農業勞動者素質上下功夫,落腳點在實現農民增收和財政增長。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依靠政府行為,管理那些單個部門管不了又不管的事情。它力求在部門之間開辟出一條新路,建立一種機製,通過政府的權威以“建立回路”的形式解決三農問題。換句話說,它起一個心髒膜瓣的作用,通過各個部門對農民和農業提供服務和對農業進行投資,提高農民的素質,使農民增收,再以稅收的形式使政府財政得以增加。顯然,為了起到這樣的作用,就必須有一個與履行這種作用相稱的組織機構,從這個意義上說,懷化市的農科教結合機構是為了適應這一需要而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