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農民思想道德現狀(1 / 2)

我國農村幾千年來一直處於封建半封建的自然經濟狀態下,建立在這種經濟基礎上的思想道德水準較低。目前農村中封建的、落後的、愚昧的思想觀念還有不少殘餘,與今日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全麵推進現代化進程的形勢極不適應。重農抑商、小富即安、平均主義、不求進取等舊思想、舊觀念還比較普遍地存在,成為影響農村改革開放深入發展的嚴重障礙。

(一)存在的問題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一些農民思想混亂、道德水準滑坡,由此引發的各種農村矛盾日益增多,不和諧的因素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了負麵影響,影響了農村發展和穩定。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一些領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範,是非、善惡、美醜界限混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有所滋長;見利忘義、損公肥私行為時有發生,不講信用、欺騙欺詐成為社會公害;以權謀私、腐化墮落現象嚴重存在。顧全大局、奉獻社會的少了。在農村有些地方,鄰裏之間因山林田界鬧矛盾,“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鬧”,還有的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就拳腳相力口,造成“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不孝敬老人的現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不履行贍養義務,有的子女間“踢皮球”,互相推諉責任,致使很多農村老人老不能所養、老不能所樂。

(2)受社會風氣的影響,在農村一些地方,“三風”(賭博打牌、封建迷信、大操大辦)盛行。

農村喪葬鋪張浪費

河北槁城市一位71歲的農村老人張某不久前去世後,他的4個生活拮據的兒子集資為他操辦了一個體麵的喪事,除去買棺材、火化、搭靈棚外,加上請戲和放電影、擺筵席等,總共花銷4410元。同時,張家辦喪事,收取了親友和村民送的7970元禮金。類似這樣“一家死人,全村舉喪”的現象在當地非常普遍,有的農戶甚至變賣耕牛和生產工具操辦喪事。

農民閑暇時間除了看電視外,喜好打牌者比例較大。打牌易學,老少皆宜,不限時間,不擇地點,婚喪嫁娶,逢年過節,勞動間隙,三五成群席地而坐即可開戰。極少數人不務正業,以摸牌賭博為生;個別鄉鎮有固定點聚眾大賭。因摸牌賭博致貧、引起家庭矛盾和社會治安問題的現象時有發生。小打小賭帶來的好吃懶做等不良習氣嚴重影響文明鄉風的形成。

總體來說,農民的思想道德建設中出現的問題集中表現為國家觀念、集體觀念和道德責任感淡化,拜金主義和利己主義滋長;創業精神和傳統美德減少,好吃懶做,偷摸扒竊的現象增多;部分農民精神空虛,追求格調低下的文化娛樂,等等。農民思想道德素質下降,已導致一些地方歪風邪氣蔓延。比如打牌賭博、封建迷信、宗族械鬥、紅白喜事大操大辦就已成為農村的四大公害。特別是少數地方宗族勢力死灰複燃,甚至發生了宗族勢力幹擾鄉村選舉的事件。這些問題從一個側麵反映了加強思想道德文化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二)主要原因

農民思想道德建設存在問題的原因,主要是由多種因素引起和導致的,這裏既有一些客觀的原因,也要一些主觀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