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榮八恥”
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
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
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
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
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
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
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
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農民的思想道德建設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和長期的戰略任務是我國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體係的重要內容和基本方麵,因此,要紮紮實實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把愛國主義教育與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有機統一起來,引導廣大農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加快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範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係。
(三)新時期加強農民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性
1.加強農民思想道德建設是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要求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鞏固和深入發展,我國農村經濟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良好局麵,農村社會出現新的氣象,農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得到較大程度的提高,學科學、學技術、學理論、學知識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市場經濟的衝擊,必然會在思想觀念上越來越顯示出多樣化的價值取向,逐漸形成了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個人道德品質,如誠信意識、民主意識、市場意識、平等意識、競爭意識等等。然而,就當前我們所麵臨的情況來看,在我國廣大農村仍然有一部分農民還不具有相應的道德素質,還認識不到道德建設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所具有的積極作用,對道德建設的認識還僅僅停留在字麵理解和零散無序的狀態上。這種狀況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人們發展經濟的積極性。因此,我們必須在不斷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知識,促進農村科技發展的同時,將農民思想道德建設從自發上升到自覺,從理性的高度認識農村深刻變革的本質要求,真正構築起係統的、完整的農民思想道德思想體係,努力提高農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商業道德水平,以此來適應新時期農村發展的現實需要,大力推進農村經濟發展。
2.加強農民思想道德建設是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
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是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催人奮進的宏偉目標。要完成這一偉大的曆史性任務,重點和難點都在農村。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在加強農業基礎地位、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全麵進步的基礎上,把農民道德建設放在突出的位置,努力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農民思想道德建設的實質是全麵提高農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進而實現農民的現代化。隻有實現人的現代化,才能建設現代化社會。在農村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人始終是決定性因素,農村經濟發展的最終落腳點也隻能是農村人力資源得到最大限度地開發和利用。在利用的同時,提高農村人力資源的道德水平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應大力提高廣大農民的精神文化水平,加強農民道德建設,提高農民道德水平,在廣大農民群眾中間形成團結友愛、助人為樂、愛護公物、崇尚科學、勞動致富、家庭和睦、遵紀守法的良好風氣,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必要的基礎和條件。
3.加強農民思想道德建設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
倡導文明鄉風,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全部內涵。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是全麵提高農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農村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證。提高農民思想道德水平,引導廣大農民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衝破落後傳統觀念束縛,樹立適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思想觀念和文明意識,增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自覺性和緊迫感,是真正實現鄉風文明的根本基礎。加強農民思想道德建設就是要揚棄和改造鄉土文化,樹立現代化的思想道德觀念。在農村逐步形成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家庭和睦、鄰裏和睦的文明新風尚;進一步加快建設以道德為支撐、產權為基礎、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製度,在全社會形成守信受益、失信受損的良好氛圍,促進農村經濟健康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