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培養一支具有市場觀念、法律意識、善經營的農村社會化服務組織的經營管理隊伍
2006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加強農村現代流通體係建設,繼續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連鎖化“農家店”,要培育和發展農村經紀人隊伍;要培育農村新型社會化服務組織,鼓勵、引導和支持農村發展各種新型的社會化服務組織,鼓勵發展農村法律、財務等中介組織,為農民發展生產經營和維護合法權益提供有效服務。
目前,大部分農民市場意識不強,法律意識淡薄,缺少市場經營管理經驗;農村社會化服務組織不健全,服務功能差,人員素質低。為了適應新農村建設的需要,我們必須加強對“農家店”店主、農村經紀人、各種社會化服務組織的帶頭人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市場經濟意識,普及法律知識,掌握經營管理知識,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培養一批具有市場觀念、法律意識、善經營的農村社會化服務組織的經營管理隊伍,使之成為廣大農民聯係市場、走向社會的橋梁和紐帶。
6.培育和壯大農民組織;
現代市場經濟區別於傳統小農經濟的關鍵之處在於打破了細碎化的小農生產方式實現了規模化的社會化大生產。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現代農業的建設要求農民必須要組織起來從事農業生產共同參與市場競爭,要積極引導和支持農民發展各類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立有利於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政策製度環境。同時,要培育農村新型社會化服務組織,要鼓勵、引導和支持農村發展各種新型的社會化服務組織,如老年協會、民間文化協會、生活互助會、農村法律、財務等中介組織,為農民發展生產經營、豐富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質量和維護合法權益提供有效服務。近幾年來,吉林四平梨樹縣不少農民紛紛自發創建了新型的農民合作社,嚐試解決農民在貸款、儲蓄與融資和社會保障等方麵遇到的困擾。
7.培養一批組織能力強、善於農村治理、能帶領農民共同富裕的農村基層幹部隊伍
2006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堅強的政治和組織保障,要健全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製,進一步完善村務公開和民主議事製度,讓農民群眾真正享有知情權、參與權、管理權、監督權。因此,要通過各類普通中高等院校、成人院校、農業職業院校、農廣校等多渠道,加強對農村基層幹部尤其是村組幹部的教育培訓,重點是圍繞新農村建設的需要,使之掌握基本的農業農村政策法規、農業先進實用技術、農村治理及民主管理等方麵的知識和經驗,培養一批高水平高素質的農村基層幹部隊伍。繼續推行和完善“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加強對到基層農村任職或掛職的大學生的培訓,使他們進一步了解農村生產生活的具體情況,掌握國家關於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方針政策,懂得農村實用技術的推廣運用以及農村治理的基本經驗,使他們盡快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生力量。
(三)新型農民培養的主要內容
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解決鄉風文明的關鍵。根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目標,結合我國現階段農民素質的現狀,我們認為新型農民的培養應包括以下幾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