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麵發展學說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發展的實質是人的能力的發展,它既包括一個人所擁有的自然力,也包括作為主體的人在實踐活動中通過鍛煉、培養與學習而形成並積澱的知識、經驗、情感意誌等精神因素,是人的全麵發展。馬克思提到的“個人全麵”發展,指的都是個人勞動能力多方麵的、充分的、和諧的、自由的發展。按照馬克思主義對全麵發展的人的診斷,他們應該是“會做一切工作的人具有盡可能廣泛需要的人”,“高度文明的人”。人的全麵發展的內涵十分豐富,就其廣度和深度來說,主要包括以下三個內容:
1.體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發展
體力是指人的各種“自然力”,也就是人體的機能。智力則是指精神方麵諸能力的統一體。它具有無限的創造性和極大的能動性。人的體力和智力是人的全麵發展的主要內容,是人的生命體存在和從事一切活動的身心基礎。人的體力和智力必須統一於物質生產過程,因為隻有通過社會生產,才能保證個人的體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發展,人的這種獲得自由發展的體力和智力,能根據社會的需要或自己的愛好交替地從事各種活動,這種活動包括從事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因而,人的全麵發展首先是指人的體力和智力都能獲得充分自由的發展。
2.人的才能的多方麵發展
馬克思主義認為,個人能力的全麵發展包含有自由發展的意義,而人的自由發展既受自然界和社會客觀條件的限製,又受人類自身體力和智力發展的限製;同時,也是人自身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發展程度的確證。人隻有充分具備自由發展這個條件,才有個人的全麵發展;隻有每個人普遍得到全麵發展,人類才能真正獲得駕馭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自由,成為自由發展的人。
3.個人社會關係的高度豐富和發展
人是社會的人,人的主體能動作用的發揮受製於他所生活的社會關係。這是馬克思把社會關係的發展作為人的全麵發展內涵的又一重要內容。馬克思主義認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個人發展極端片麵的條件下,人同人也發生了異化,從而個人的社會關係也是片麵發展的,而作為全麵發展的人的主體能動作用的充分發揮,必然要求社會關係得到相應的發展,從而使人們突破個體或地域對人的全麵的限製,在更廣泛的交往中使人得到更大的發展。這樣,個人能力的全麵發展包含了其社會關係的全麵發展,從終極意義上說,人隻有對社會發展、人類命運和前途予以關懷,對人的自身的本性有透徹的了解,人才具有豐富和發展社會關係的能力。
(二)人力資本理論
人力資本是指人類所擁有的知識和有效運用這些知識的能力。人力資本包括一個人的壽命、力量強度、耐久力和精力以及個人的生產能力和技能。
人力資本的形成途徑
健康設施和服務。
在職培訓,包括企業組織的傳統學徒式教育。
初、中、高級的正規教育。
不是由企業組織的成人在職教育,包括農村的一些推廣項目。
為適應工作機會的改變而進行的個人和家庭移民。
——舒爾茨
因此,教育對人力資本的形成十分重要。廣義的教育包括正規的學校教育、非學校正規教育以及一些非正規教育。狹義的教育是針對青少年而進行的正規的學校教育。非學校正規教育主要是針對成年人在非學校的正規教育機構中進行的各種技術培訓。非正規教育是指在教育機構之外的生活、工作和社會中得到的知識和技能。當前,我國農村存在大量的富餘勞動力,這既是人口壓力又是人力資源寶庫,我們應該結合農村人力資源的狀況,根據農民需要,確定不同的農民培養對象,采取多種形式和手段來開發農村人力資源,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
(三)新型農民培養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內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