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國共產黨人對麥克唐納社會主義的評價
中國共產黨自從成立時起,就是作為第三國際的一個支部而存在的。在理論上,黨在初期還較少有直接從馬克思恩格斯原著中了解馬克思主義的人,許多黨的最高領導人都是從蘇聯這個社會主義大本營接受馬克思主義的;在實踐上,第三國際代表常駐我國,對我黨內事務直接坐陣指揮。這種情況就決定了當時中國共產黨人在對待麥克唐納及其領導的工黨問題上不可能不受蘇共態度的影響。但是,信息來源並非隻有蘇聯這一條渠道。上述中國人對麥克唐納及工黨的介紹和評論,也不可能不影響中國共產黨人。所以,在20—30年代及40年代中期,中國共產黨人就是根據來自這兩條渠道的信息來評論和對待麥克唐納的。
大部分中國共產黨人認為,與蘇聯的暴力奪取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相比,麥克唐納的社會主義顯然具有不同的顏色,但又有類似的、不易分辨的因素。1922年7月1日,中共領導人李大釗在一篇論文中認為,麥克唐納主持恢複的第二國際(即伯爾尼國際)不是“黃色國際”,而是“淺紅色”的國際。並且更進一步認為,第二國際、麥克唐納的社會主義與第三國際的共產主義,“這是現代社會革命運動的兩大潮流。……社會主義(指麥克唐納式的。——引者注)與共產主義,在學說的內容上沒有區別,不過在範圍與方法上有些區別罷了。”這是中國共產黨人最早一次對麥克唐納及其同類政黨的評論。李大釗認為雙方是兄弟的黨,同類的黨,沒有根本分歧的黨。黨的另一位早期重要領導人蔡和森也持與李大釗相似的態度。1923年12月,當蔡和森獲悉英國工黨在大選中勝利的消息時,他指出:“工黨勝利的形勢不僅動搖了保守黨及鮑爾溫內閣的地位,而且動搖了自由黨的地位。……這表明英國資產階級政治已整個的破產,而勞工政治正在那裏順利誕生。……這決不是一件等閑的事件。這雖然是一種和平的而非革命的變化,然而和平變化尚且到了這步田地,可見歐洲資產階級政治是怎樣的臨了他的末日而無存在之餘地了。”可見,蔡和森也把麥克唐納領導的工黨的勝利看成是與資產階級對立的事業,他讚揚這種和平變化的成果。同期,中共機關刊物《向導》發表了一係列黨的領導幹部的重要文章,評論麥克唐納組閣。一篇署名“為人”(即陳為人,中共北方局領導成員,主辦《工人周報》。)的文章指出:“在曆史上做出許多汙點的英國保守黨內閣,久為全世界被壓迫人民所痛恨。……工黨乃以正大的政綱號召民眾,由工黨首領麥克唐納繼起組閣,今後不但英國的局麵要起新變化,即世界的趨勢亦必隨之新開途徑,給國際資本帝國主義者一大打擊。”他還注意到政府中社會主義者占多數,其政綱“代表工農利益”,“謹祝英國工黨新政府成功,並祝英國勞苦群眾擁護和監視自己的新政府。”看來,早期黨的一些領導人由於沒有受到第三國際關於英國問題論斷的限製,一致讚揚第一屆工黨內閣的誕生,一致把工黨、第二國際看作兄弟、戰友,起碼是堅強的同盟軍。這一點不能不說與中國國內當時存在的國共合作的局麵有關。蔡和森與毛澤東、張太雷、瞿秋白等是中共與孫中山實行國共合作的主持人,他們把國內的國共合作演繹到國際上去了。合作的主導思想帶來了對麥克唐納和英國工黨的較好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