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困難中掩護埃及人民的獨立運動(1 / 2)

20世紀初葉,在英國加緊控製埃及的進程中,埃及民族獨立運動開始萌動。1918年11月,埃及民族資產階級的華夫特黨成立並提出埃及獨立的要求,民族獨立運動逐步展開。迫於埃及反英鬥爭的高漲,英國自由黨政府於1922年2月28日發布埃及“獨立聲明”,在保留四大特權的前提下確立埃及為君主立憲政體,並於翌年公布憲法。英國人賜予的這種“獨立”,不能滿足華夫特黨的要求。所以,以華夫特黨領導的爭取真正獨立的鬥爭,在麥克唐納那個時代勃興起來。

埃及民族獨立運動對於麥克唐納來說,確實是一道難題。許多人認為,他在對埃及的殖民政策問題上,“始終是和以前的內閣一致的”。這個結論從形式上看似乎是有道理的,實際上是武斷的,缺乏充分分折的。通過下麵的分析,就可以看出麥克唐納與保守黨、自由黨在埃及的政策並不一致,他有效地掩護了埃及的民族獨立運動。

1.維護柴魯爾第一屆民族主義政蒔的獨立要求

1924年1月,在麥克唐納組閣執政的同時,埃及民族資產階級的政黨華夫特黨利用1923年的第一部憲法,在競選中獲勝,組織了第一個以民族資產階級為核心的政府。柴魯爾(Zaghlul Pasha)首相對麥克唐納的工黨政府寄予很大希望。麥克唐納剛從選區來到唐寧街就職,就遇到了前來談判的柴魯爾,二人進行了長談。柴魯爾要求麥克唐納一舉取消1922年“獨立聲明”中保留的四項特權,使埃及實現真正的獨立。這四項保留特權是:第一,英軍防守蘇伊士運河;第二,防止外國侵略;第三,保護境內外僑;第四,英埃共同管理蘇丹。而麥克唐納當時的處境,隻能是在維持四項保留權力的基礎上,“力圖協助埃及獨立運動”。但柴魯爾對此並不理解,回國發動了反英運動。

如果從正麵難以發現麥克唐納對埃及獨立運動的真正用心,那麼,從反麵或側麵卻可以發現他對埃及獨立運動的善意。柴魯爾回國後宣布反抗英國政府,並采取了一係列重大措施,推進了獨立事業的發展。第一,領導議會作出決議,拒絕繼續承擔英國駐軍的軍費;第二,要求英國放棄對蘇伊士運河的控製;第三,埃及獨立承擔保護外僑責任,不用英國人代庖;第四,不承認英駐埃及代表為“高級專員”,而應平等往來,互派使節,第五,要求英國在蘇丹問題上讓步。這些要求不僅否定了四項保留權力,而且頗帶刺激性。如果柴魯爾當時麵對的是一個保守黨或自由黨政府,他得到的必然是立即鎮壓。但是,工黨政府則與保守黨、自由黨的政策不同。麥克唐納不但沒有采取鎮壓措施,而且也沒有任何其他外交方麵的表示,他心照不宣地任其發展,以工黨政府執政的地位,允許埃及保持反對英國殖民政策的狀態。麥克唐納的這一基本態度,使埃及獨立運動得到了一個寶貴的喘息時機,壯大了力量,擴大了影響,促進了獨立運動的高漲。他幫了埃及獨立運動的大忙。

民族獨立運動的政府首相柴魯爾,在一年的實踐中也體驗出麥克唐納政策的實質。所以,1924年9月29日正值麥克唐納的工黨政府岌岌可危時,柴魯爾又遠涉重洋,出現在倫敦唐寧街的首相官邸內,與麥克唐納再作長談。柴魯年企圖使工黨政府在下台前趁機撤銷四項保留權力。但當時,麥克唐納已被保守黨製造的國內陰謀事件所糾纏,其政府搖搖欲墜,已無餘力對埃及再作調整了。柴魯爾深深懂得麥克唐納政府倒台對他意味著什麼。他認識到,工黨政府倒台,保守黨將上台執政,其必然對埃及采取武力鎮壓的政策。1924年11月19日,英國新上台的保守黨政府借英軍駐埃總司令被刺事件,占領亞力山大港,進軍蘇丹,趕走駐蘇丹的埃及軍隊,並要求嚴懲進行政治性遊行示威的人民,柴魯爾內閣也被迫辭職。這就是保守黨的對埃政策。它與麥克唐納的政策是不能視為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