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於殖民地解放的基本思想(3 / 3)

他之所以主張各國獨立要走有機體演化的道路,是因為:“它(指獨立國。——引者注)決不能用行政命令製造出來。它必須自身成長,它要花費一些時間臻於成熟。強行揠苗助長,就會使獨立國毀滅。”他還認為:“由於與建立於自由基礎上的經濟製度發生鬥爭,必要的改革曾導致破壞,突然的變革注定是一場災難。”“我不信奉突變,因為猛烈推過去的鍾擺還會加速甩回來。”

所謂帝國有機體演化路線,是指保留“帝國”外殼,逐步改變其內核,用教育和社會訓練使他們切實具有在更高社會製度層次上實現獨立的條件。他認為:“一個包括殖民地代表的議會不會再像現今議會那樣帶有帝國的影響。另一方麵,這個環境也會使殖民地代表學會國內政黨政治”。他還設計了一種新型的“帝國大會”。它可以討論並解決殖民地總督的問題,並處行政、國際事務、防務等諸多問題。為此,就要使殖民地土人適應議會生活。“印度需要對自身施加更多而不是更少的議會影響。”“它越來越把議會當作真正的統治權力。這條路應該加寬、鋪平。”按照這個程序,印度等殖民地就會以現代家的方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了。這條道路從根本上講是一條不可超越的曆史必由之路。有的雖然以暴力加速了形式上的獨立,但封建的勢力沒有得到改造,政府更迭無窮,帝國主義喑中進行政治、經濟的控製。這樣,從本質上講並沒有獲得真正獨立。麥克唐納指出的有機體演進式的獨立道路,倒是有進步意義的。

5.實現“帝國”內的各國勞工大聯合

麥克唐納之所以主張“帝國”內各國沿有機體演化道路前進,保留“帝國”外殼,還有他的獨特的目的:首先使“帝國”內各國工人階級聯成一片,共同奮鬥,形成一股強大的政治力量,推進民主進程和社會主義事業。同時,這也是他和凱爾-哈第倡導的勞工大聯合思想在國際範圍內的應用。

他認為:“在消除各殖民地的天然猜疑方麵,工黨比任何別的政黨的機會都多。全世界的工黨和社會主義的政治組織相互間的關係最為密切。盡管由於地理和工業方麵的差異導致他們各自政策有許多不同,但實質上,帝國內各工黨都是一樣的,他們的代表受到其他工黨兄弟般的歡迎。”“帝國內工黨的友好合作在我看來並不是所需要的全部,而隻是走向帝國真正團結的最重要的第一步。”這裏包含了一個很新穎、很重要的思想,即:

“帝國”的真正團結首先是“帝國”內工人階級的團結。這中間還貫穿著工黨堅持的國際主義精神。麥克唐納指出:“自由主義以其政治民主、經濟的自由貿易、宗教寬容形成了一個世界運動——解放智力的世界運動》社會主義(即各國工黨的鼓舞人心的原則,不論他們意識到與否)是下一個世界運動——建設智力的運動。……它處理帝國問題時,一方麵以工業階級的政治為指南,另一方麵以工黨固有的國際主義為指南。”可見,他說的工黨領導的新的世界運動就是以國際主義為基礎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他領導的獨立工黨即是各國勞工效法的榜樣。“在中斷若幹年之後,英國的勞工運動將再次躍居世界勞工運動的前列。在那些議會是最高權力並建立了民主政體的地方,獨立工黨的戰略和原則正在被采納。我們與殖民地工人階級運動之間的一種新的友誼已經出現。”除了澳大利亞以外,“在加拿大、新西蘭、南非的工黨也在成長。他們的經濟主張、政治目的、民主體製與我們完全一樣。他們對於帝國的階級統治同樣不感興趣。……黨的方法和目的的基本一致必將加快我們之間的諒解。那麼,帝國曆史的新篇章即將開始了。”這個新篇章就是“帝國”範圍內工人階級的大聯合,推動“帝國”沿著工人階級的國際主義發展,也即是從實際上逐步取消原來意義上的“帝國”。麥克唐納在對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的訪問中,所到之處,積極與當地工黨組織建立聯係,更加說明他以各國工黨大聯合取代現存“帝國”的明顯立場。

縱覽麥克唐納關於殖民地解放的基本思想,可以得出結論:他對殖民地產生和發展的曆史有明確的分析,對殖民主義的本質有一定的批判!他從根本上指出了取消“帝國”、實現民族解放的必然趨勢;他關於有機體演化、實現“帝國”內工人階級大聯合的道路,有進步意義。他的這些正確思想,指導了他幾十年的實踐活動,使他為殖民地獨立、解放做出了一定的貢獻。當然,他的理論也有缺點,這個缺點就是對現實中宗主國統治者壓迫殖民地缺少有效的製約力量和措施。因此,無論他執政或在野,都受到保守黨、自由黨中反動力量的鉗製,不得不扭曲著自己的思想主張,不得不痛心疾首地麵對反動派在殖民地的暴行。這一麵也不應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