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唐納就任國民政府首相後,為了不被保守黨人當做一堵擋風牆,竭力利用自由黨人的力量,爭取自己的獨立地位。但是,隨著1931年大選的舉行,這個想法破滅了。一是因為大選前,國民政府基本上將保守黨的經濟政策作為政府政策的支柱。
它包括節縮開支和保護關稅。當時雖然沒明確提出,但政府應有應付緊急情況的“醫生式的權限”。這個協定中並不排斥實行關稅。二是因為大選中,保守黨人獲得曆史上空前的大勝利。國民政府派以556席壓過了三黨反對派方麵的56席(其中工黨46席,獨立工黨6席,勞合-喬治自由黨人4席)。而在556席的政府派中,保守黨占到473席,自由黨僅為68席,麥克唐納的國民工黨集團,隻有13席。這個比例說明保守黨人已絕對支配了議會多數。這兩方麵的情況,就注定麥克唐納必然成為保守黨人手中的遮羞布,成為他們政策桎梏中的囚徒。這在當時,也是國民內閣長期存在下去的原因。
在國民政府的施政實踐中,可以明顯表現出麥克唐納被保守黨人牽製的情況和結果。
1.國民內閣執行著保守黨人的保護關稅政策
保守黨人在危機前後一直呼籲實行保護關稅政策、拋棄自由黨人的自由貿易信條,但一直沒有得到滿足。正是在麥克唐納領導的國民內閣中,第一次開始實現。麥克唐納雖然擺出一副維護各黨平衡的架子,不過是在保守黨人不可阻擋的潮流麵前做做樣子,實際上毫無左右局勢的能力。
內閣成立五天後,保守黨人張伯倫首先發難,提出了征收保護關稅的問題。張伯倫警告內閣:進口日益增漲,早已失常的貿易平衡更加惡化。麥克唐納便讓張伯倫和西蒙派的自由黨人、貿易大臣阮西曼(W。Rundman)共同商量,然後拿出報告。11月12日,張、阮報告在內閣會上宣讀,宣布進口物太多,應當征收非常進口稅。內閣中隻有塞繆爾和麥克林反對,其餘都同意。幾天後,議會也照例通過了“非常進口物法案”,授權貿易部對普通的進口貨征收100%的進口稅。保守黨的政策獲得第一個勝利。麥克唐納在其中隻能順水推舟。
在“非常進口物法案”通過不久,農業大臣吉爾莫(J。Gilmour)又在農業品進口物方麵作文章。他向內閣遞交了兩份文件:一個要求在翌年夏收前小麥限額進口;一個要求對某些園藝種植產品實行保護關稅。盡管斯諾登對此大發雷霆、進行抗議,這兩條提議均被內閣所接受。11月底,吉爾莫將小麥限額進口案交付政府實行,“園藝種植品進口議案”也在12月初通過“三讀”,形成正式法案。斯諾登和自由黨閣員中的自由貿易主義者對此十分震驚。斯諾登在12月初致麥克唐納信中抗議說:我決不能“繼續一點一滴地犧牲自己的信仰和原則,直到最後所剩無餘。”並說明還有其他閣員也持他這種觀點。保守黨麵對這種形勢得意洋洋,更加目中無人。保守黨全國執委會的頭目斯東海文(Lord Stonehaven)公開在12月3日的《新聞記事報》上撰文稱:“我們這個國民政府是執行保守黨使命的政府”。這種事實對麥克唐納刺激很大,他開始抗議了:“我們最近關於關稅的討論不是作為平衡貿易的措施來討論的,而是公開實行保護關稅。我們麵前這份關於征收農產品關稅的議案就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如果斯東海文的話是對的,那麼,我們中的一些人大概就是欺騙了百萬選民;我們也不可能在這種惡名下留在內閣。”這隻能召來鮑爾溫的一種公允姿態,他提醒其同黨,大選勝利是國民的勝利而不是一黨一派的勝利;眼下正在研究的平衡貿易赤字的問題正在得到坦誠的考察,其結果並非可以馬上預料的。這隻不過是勸保守黨人不要幹得太露骨罷了。麥克唐納對保護關稅的潮流毫無辦法。
麥克唐納對於咄咄逼人的保護關稅的種種設計並未堅決抵製,而是以“重新研究”實際問題為托詞表示了讓步和退避。1932年1月初,他表示:“由於國家的經濟政策必須設計得符合世界諸關係的需要,因此,我們需要重新研究我們的設施,以求適應新的環境。”在他的組織下,新成立的調查貿易狀況的委員會開始工作。該會主席張伯倫主持了幾次討論就於1932年1月19日提出了報告。報告完全是體現保守黨人意誌的。它要求:每年進口貨的總值要減少5200萬鎊,手段是征收10%的一般關稅,同時對非必需品附以累進稅。這一報告激起了內閣會議上的多次辯論。斯諾登、塞繆爾、麥克林、辛克萊(A。Sinclair)紛紛反對。斯諾登認為這種關稅會提高生活費用、削弱競爭。保守黨閣員一致讚成這一報告。保守黨人蒙塞爾(E。Monsell)威嚇說:如果政府無所作為,“下院就會接過去處理。”鮑爾溫不但公開表示熱烈擁護保護關稅的主張,還說他是“作為下院中最大的一個政黨的領袖”發言。在這種形勢下,麥克唐納表示:
這個報告的措施不會提高生活費用,也不會損害在其他方麵減少關稅的計劃。他準備接受報告中的措施。這無疑是一個相當大的讓步。政策的一邊倒,顯然會使自由黨人和持不同政見者辭職,那麼政府將不成其為“國民政府”了。麥克唐納又怕導致這個悲劇的後果。在這種情況下,海爾沙姆(Lord Hailsham)的提案救了他。這個提案主張:在爭執中“各自保留不同意見”,“雖然政府采納委員會的報告,但是也應當允許主張自由貿易的閣員們,在任職期間講演或投票反對這個報告。”麥克唐納和自由黨人得到了一個下台的台階,都欣然接受海爾沙姆的提議。這一爭論暫告一段落,麥克唐納在保護關稅與自由貿易兩派之間沒有架起和解之橋,兩派都不願聽從他的意見,他本人也在搖擺中倒向保守黨主張一邊去了。保守黨在議會中強大的實力使他不得不讓步。
作為保守黨保護關稅政策成功的頂峰,是1932年2月4日議會通過財政大臣張伯倫提出的“進口稅法案”。它不僅終止了自1846年以來自由貿易政策的曆史,而且也是保守黨人近30年中奮鬥的主要目標。1932年2月3日,當張伯倫的進口稅議案在下院第一次披露時,麥克唐納成為主持的角色。當時路透社是這樣宣稱的:“政府財政努力的預言今天在下院由麥克唐納先生證實。首相聲明:新的關稅議案將提出,必要的財政決議將於2月4日提出。他說,盡早把這一議案列入法規手冊是政府努力的目標。麥克唐納所說的這個議案就是要使製成品或半製成品的貨物征收10%的關稅。”在麥克唐納的主持下,“進口稅議案”於2月4日通過了二讀,454票讚成,78票反對。保守黨在議會中的多數地位,使他們狂熱地推行本黨的政策而不顧及什麼“國民政府”這塊招牌。“當財政大臣(張伯倫)起立介紹關稅細則時,全場報以暴風雨般的歡呼聲。”與此同時,“國務大臣塞繆爾在辯論中反對政府的關稅議案,表達了他的擔心:即英國會整個變成保護主義的。一個大臣發言反對他內閣中的同事,這還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可見海爾沙姆的提議一點也不妨礙保守黨人推行自己的政策。麥克唐納舉的“國民政府”、“各黨一致”的旗號,隻不過是保守黨人推行其一黨專政的遮羞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