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解決失業問題的努力(2 / 3)

第二,分散了解決失業問題的精力。他本打算全力以赴地解決失業問題,但國王1929年7月2日的講話卻把外交事務放在頭等重要的位置。這使他不得不把工作重心移到外交方麵。兩年中,恢複英蘇邦交關係的曲折談判,英美對話和裁軍的協商、訪問,兩次英印圓桌會議的籌備和召開,“帝國會議”的事務,國聯的和平和裁軍會議的組織和推動,萊茵地區的撤軍,倫敦海軍會議的召集和談判等,占去了他相當多的精力,對於失業問題的重視和處理被衝淡了。

由於主、客觀兩方麵的原因,麥克唐納解決失業問題的努力失敗了。他用屬於資本主義範疇的管理手段,是無法救治資本主義的痼疾的。

2.減少失業現象的措施

盡管麥克唐納沒有成功地解決失業問題,他在這方麵付出的努力也是不應抹煞的。

解決失業就是尋求工商業發展的政策,安排就業。在工黨剛剛上台執政時,麥克唐納確實很重視失業問題的解決。他任命重臣托馬斯組織了“常設書記協調委員會”;加強了被前政府削弱了的“失業補助金委員會”的工作;成立了以麥克米蘭(H。P。Macmillan)為主席的“財政和工業委員會”,並吸收經濟學家凱恩斯(J。M。Keynes)和黨政領導人貝文(E。Bevin)與麥肯納參加,以促進商務和就業。托馬斯在新上任不久,奔波於加拿大東西各地,並勸告工業家采取合理化建議,減少出口品費用,改善競爭能力,他還與英格蘭銀行總裁諾爾曼(Montagu Norman)認真談判,在工業家與財政機構之間穿針引線。麥克唐納自己也在首相府舉辦一係列宴會,與經濟學專家凱恩斯、霍布林、柯爾(G。D。H。Cole)及瓦爾特·賴頓〈Walter Layton)懇談。他還與生意人、工程巨頭、鋼鐵業主、曼徹斯特商會主任等各方麵人士共商救治失業良策。由於這一係列努力措施,工黨執政頭六個月的形勢有所改善。l929年11月份的失業人數比1928年11月減少了10萬人。

1929年底,經濟狀況又趨惡化,政府股票跌價。此時又伴有瑪格麗特·本弗爾德(Margaret Bonfield)提出的“失業案”激起的工會的憤怒,矛盾更加尖銳。在這種情況下,為解決經濟問題,麥克唐納又成立一個“經濟顧問委員會”,作為首相的經濟顧問組織。其15名成員中包括凱恩斯、柯爾和湯尼等經濟學家以及貝文和西特林等工會方麵的代表。它獨立於財政部之外,在政府內部工作。麥克唐納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有經濟顧問的首相。他不僅親自設計了顧問委員會的機構、工作內容,還為其規定了行動綱領,“第一,立即采取緩解措施使失業人數降下來;第二,整頓工業。”他很不滿意地說:“當然,至今我們還沒有成功地做好第一條。”“大家都十分渴望減少失業數字,如有可行的計劃設計出來,將會得到擁護。”麥克唐納還與交通大臣謀出路,以實施國家的大小坑路工程的辦法減少失業人口。政府曾在1929年夏季批準了兩項修路工程,總費用為3700萬鎊,但按照工程安排,至1930年2月僅能安置1620人工作,這個計劃顯然對解決失業無濟於事。交通部大臣主張擴大築路工程,財政大臣拒絕出經費。這種不合作使麥克唐納為難。1930年2月至4月間增加失業人口17萬人。由於麥克唐納的督促,6月5日財政大臣斯諾登硬是把公路幹線的附加經費由1350萬鎊增加到2100萬鎊。6月17日麥克唐納又召開了地方當局會議,批評地方政府拖延安置失業人口的錯誤。在他的辦下,土木建築工程至11月份將能安置15萬人就亞。但是失業仍不可遏製。6月下旬,失業人口在半月中增加了11萬人。麥克唐納又讓交通大臣彙報。根據交通大臣的總工程師麥布裏(H。Maybury)報告,最多能提供2000萬鎊的工程計劃,這個計劃在第一年隻能安排16萬人的工作。看來,他使出英國資本主義經濟體係的全部解數,也難以解決越來越泛濫的失業洪水。有人說,麥克唐納解決失業的方法還不如自由黨大膽些。從現象上看,8月25日自由黨人確實提出過兩年對公共工程投資14500萬鎊的計劃,10月份還提出減少工業費用,削減政府開支,在國內安置10萬戶人家的龐大計劃,以及借款等主張。但是,他們卻沒有人敢向麥布裏的計算數字挑戰。他們的主張並非是為解決失業而提出來的,“數字也是靖誤的,那隻是勞合-喬治的個人聲明,他個人的這個聲明與他個人的觀點也不相符合。”可見,自由黨人的所謂“大膽”提案,隻不過是黨派鬥爭中的伎倆,而不是可以實施的解救失業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