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關於坎貝爾案件(2 / 2)

3.資產階級政黨借坎貝爾案推翻工黨政府

自由黨和保守黨聯合向麥克唐納發動了進攻。10月1日,保守黨提出了動議,譴責工黨政府對坎貝爾案的處理。自由黨則公開提出動議反對英蘇條約。麥克唐納對此並不擔心,但是,翌日自由黨提出了對保守黨提案的修正案,主張建立一個特選委員會調查坎貝爾訟案。當時工黨政府在兩個提案中處境並不被動,它可以利用自由黨對保守黨“譴責案”的不滿而擊敗保守黨,又可以在一開始就與保守黨一起投票擊敗自由黨。在這場議會辯論接近結束時,保守黨魁鮑爾溫突然改變策略,聲明支持自由黨的修正案,否定自己原來提出的“譴責案”。這就形成資產階級兩黨聯合,推倒工黨政府的局麵。結果,自由黨修正案以364對198票的優勢通過。麥克唐納不得不解散議會,訴諸全國大選。

縱觀坎貝爾事件的全局,可以看出:麥克唐納並未主張鎮壓或逮捕共產黨人。當他得知坎貝爾被捕消息時,態度是正確的,既表示憤怒,又表示通過司法程序解決,一有台階,馬上釋放了坎貝爾。麥克唐納的下屬人員作出逮捕坎貝爾決定,並未與內閣慎重協商,是一時魯莽,其責任應由當事者哈斯丁斯來負,不應歸罪於工黨政蒔。至於保守黨和自由黨的倒閣行動,在其表演過程中可以看清,他們並非要在坎貝爾案件本身嚴格司法程序,而是對工黨政府的敵視,對麥克唐納聯蘇外交路線的恐懼和擔心。他們在正麵進攻不利時,寧可放棄本黨主張,聯合起來推倒工黨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