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評麥克唐納的社會有機體論(3 / 3)

(2)過分強調調和,強調階級合作,放棄階級鬥爭,這是社會有機體理淪給麥克唐納帶來的第二個消極作用。麥克唐納從社會有機體理論出發,雖然承認資本主義也是一種奴隸製,但他解決這種新型奴隸製階級對抗的手段卻是調和。他寫道:“社會主義的全部意義不僅是工人對資本主義的反抗;它是一種社會的概念,在這個社會裏所有足以引起那種反抗的對立狀態可以得到調和。”“它不參加工人階級和資本家階級之間純粹的拔河式的鬥爭,而是一種潛在的力量,使兩方麵都得到提高。”“它在精神上是超越鬥爭的。”麥克唐納的階級調和論有兩個錯誤:第一,否定無產階級是舊社會的掘墓人和新社會的建設者,丟棄了無產階級的曆史使命。他雖然組織了以工人為主體的工黨,但他在理論上並不依靠工人階級,使自己的社會主義運動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成了飄在半空中的羽毛。這使他不具備真正的力量。第二,否定了資產階級對社會主義的反抗這一基本事實。作為社會主義者的麥克唐納,他曾表示反對暴行、反對戰爭、反對失業、反對虐待工人,但是英國資產階級卻成功地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無辜逮捕審判了共產黨人,在危機中解雇大批工人,以削減工人工資進行挑釁。這些,麥克唐納等社會主義者,都未能調和得了。在資產階級占統治地位的社會中講調和,實質上是回避社會主義者的嚴峻的曆史責任,掩蓋階級壓迫、階級剝削的現實,是一種政治上軟弱無能的表現。由於講調和,麥克唐納對英國1926年總罷工持消極態度,對俄國十月革命後鎮壓反革命分子持否定態度。他本人雖然屢遭資產階級的迫害和捉弄,但又不敢反抗資產階級;一生搞階級調和總是碰壁,卻又不放棄階級調和主張。可見,社會有機體論指導下的階級調和,使麥克唐納成為政治行動中的敗將。

(3)過分強調資產階級國家的作用和漸進改良的可能,把國家性質的改變視為自然進化的過程。這是社會有機體論對麥克唐納產生的第三個消極作用。麥克唐納接受斯賓塞的理論,把國家機關視為有機體的神經係統,社會的器官,以致於對國家有一種偏愛。他認為國家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擴大著的共同體的意誌。家庭、部落、民族、聯邦,就是它在各發展階段的形式。”因此,他指示人們:“人們隻能在前人遺留下來的基礎上進行建設,或者隻能就他們所繼承的建築物進行修改。”“新製度還沒有準備好就打破舊製度,這不是進步而是混亂。”“舊製度所孕育的新製度的種籽先在舊體上生長,然後取而代之,或者替代一些已經過時的部分;這樣,葉子長大就脹破了葉鞘。”由於這種觀點,麥克唐納把自己緊緊束縛在合法主義的桎梏之中,不敢越雷池一步。其實,即使葉子長到夠大,他也不讓它衝破葉鞘;即使蛹變成了蝴蝶,他也很難讓它咬破繭殼。這是一種過分遵循資產階級國家合法主義的哲學。在這種哲學指導下,否定了國家的突變。漸變沒有突變,將會變成沒有盡頭的延續,而看不出階段性。麥克唐納的國家觀,隻能使人永遠聽任資產階級專政的擺布。

(4)片麵強調合法的議會道路,扭曲了革命的概念,排斥了暴力革命奪取政權的正確道路。這是社會有機體論帶給麥克唐納的第四個消極作用。麥克唐納曾說:社會主義者的主要戰場是議會。曆史上的法國大革命、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都是在進化受阻時拆毀了社會有機體的舉動,“需一個世紀之久才能恢複元氣。”他指責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權力是奪取的,不是給予的;革命隻要存在,掌權者就隻能使自己掌權。”而他們“除了施行過去統治製度所施行的原則以外,至今也未創造出什麼新原則。”“將來,這些變革都會消滅。法國革命就是一個很好的先例。”所以,麥克唐納終生捍衛和維護他所堅持的和平演進的議會道路,反對一切離開這條道路的作法。正如現代工黨左翼人物所批評的:麥克唐納“不斷地捍衛了取得政權的議會道路和合法道路,反對那些主張采用暴烈手段和工業手段的人。他也保衛著工黨議會黨團的記錄。”麥克唐納從社會有機體論出發,反對暴力革命,隻求和平演進,造成了一種極大的片麵性。他自己雖然說:“到達同一集合地點,有許多條道路可走;俄國人可以走這一條,而英國人也可走另一條。社會主義成功之路,全在於各種不同派別的合作,而不是製止一些派別充分發展的自由並去追求運動的表麵統一。”但是,在實際中,他卻以自己和平進化的路線為“唯一正確”的路線,而把俄國十月革命的道路當成錯誤的道路。這就使他很難正確地對待革命,很難正確地對待俄國無產階級的政權。他對馬克思、恩格斯闡述的階級鬥爭學說的批評,他對蘇維埃政權的批評,都反映了他的嚴重同限。

麥克唐納的社會有機體論所具有的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並行於他的社會主義著作之中,交織在他的豐富的實踐之內,這就造成一種極為複雜的局麵。隻有分清了其理論中兩個方麵的脈絡,指出其消極麵是主體,遠遠蓋過積極麵,才能明晰地洞察其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改良主義實質。

§§第三章 麥克唐納社會主義的基本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