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職業指導研究的具體方法(2 / 3)

(四)測驗法

測驗法是使用某種量表對個體進行考察研究的一種方法,測驗為心理學研究廣泛使用,也是職業指導研究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由於測驗的對象不同,目的不同,測驗的類型也多種多樣。在西方,心理測驗已發展到數百種。從方法上分可分為兩大類,一為投射測驗,一為問卷法測驗。投射測驗所用的是刺激意義不明確的各種圖形或墨跡,讓受試著自由地做出反應,從反應結果分析推斷他的個性。投射的意義是指一個人把自己的思想、態度、願望、情緒等個性特征,投射到外界事物上,通過對外界事物的反應’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投射法的理論依據是心理動力學理論,這個理論認為,一個人的個性結構大部分處於潛意識中,通過明確的問題很難表達真實感受。投射法可以使隱藏在潛意識中的欲望、需求、態度和心理衝突滲露出來。影響最大的投射測驗是瑞士精神病學家羅夏創立的羅夏墨跡測驗。

問卷法測驗使用的工具是各種測量表,測量表有明確的結構,包括很多具體問題。這些問題從不同角度來了解受試者情況,根據受試者對問題的回答對其心理特性給予評定。量表有標準化量表和非標準化量表兩種,標準化量表是經過大規模抽樣預測試,建立常模,有較大的參照性,科學性比較強。非標準化量表是根據測試目的隨時編製的,一般比較靈活,不需建立常模。問卷法用於自己作答稱為自陳量表,多采用客觀測驗的形式,設計出一係列陳述句或問題,要求受試者做出符合自己情況的回答。問卷法用於評定他人的稱為評定量表。這種方法不是以受試者本人的反應為依據,而是以觀察為基礎,給受試者的某種行為或特征確定一個分類或等級,稱為評定。

除了方法上的不同外,從內容上分有職業能力測驗、性格測驗、氣質測驗、興趣測驗、態度測驗及職業價值觀測驗等。按測驗方式可分為個別測驗和團體測驗。按測驗材料可分為文字測驗和非文字測驗(操作性測驗)。

用測量法研究職業指導中的某些問題,重要的是量表的信度與效度,量表如果缺乏信度和效度就無使用價值。標準化量一般是具有信度和效度的,但由於量表的種類及地區、文化背景的限製以及使用過程中的問題,常使其信度和效度受到影響,因而不能依據一次測驗的結果下結論。鑒於我國職業指導工作者的實際水平和心理測驗在職業指導工作中的作用,職業指導專家建議,不能過分地強調測驗結果的重要性,在職業指導實踐中要慎重使用心理測驗。

(五)調査法

職業指導的調査是為了正確認識社會職業和了解個人特點所進行的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地實際考察活動。根據調查的目的,對象和內容的不同,調查可分為多種類型,如社會職業需要調查、各地區職業結構調査、人才供求情況調查、職業心理調查,求職意願調查等等。在調查方式上可分為群體調查、典型調查、個案調查、抽樣調查。從調查形式上可分為訪談調查和問卷調查。職業指導所講的調查不是對已有統計材料的分析,也不是走馬觀花似地簡單地了解情況,而是從職業指導的具體問題出發,通過實際調查取得第一手資料和數據,然後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整理和分析,用以指導職業指導實踐。在這裏僅對幾種職業指導研究過程中常用的調査形式做出介紹。

1.典型調查和個案調查

這是職業指導研究經常使用的調查方法。典型調查就是從調查對象中選擇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或單位作為典型,進行周密係統的調查,並通過調查來的資料,認識同類職業現象或職業行為的本質及其規律的一種方法。典型調查應用得當不僅可以節省人力、時間、經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可以靈活多樣,獲得全麵、係統的資料。要發揮典型調查的積極優勢,關鍵在於典型的選取。在選取典型時,研究者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不能以主觀想象和個人好惡為轉移。同時,由於典型調查是一種定性調查,對於典型調査所得出的結論,哪些具有普遍意義,哪些具有特殊意義都需慎重研究和對待。

個案調查是指把一個社會單位(一個人、一個群體或一個組織)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全麵綜合動態的考察。如對個體職業行為的考察,就要通過對他的家庭情況、社會地位、教育的影響、個人的經曆和遭遇、社會安全、人際關係、文化水平、個性特點、心理特征、生活習慣等多方麵材料的對比分析,在此基礎上來揭不其行為的本質和規律。個案調查的特點是深入細致、具體、容易把調查對象放到社會文化背景中去考察,以及對調查對象進行多層次、綜合的分析。個案研究的缺陷是無法保證個案的代表性,難以從調查個案中導出普遍性規律。而且個案調查適合於定性研究,而不利於定量分析。

2.抽樣調查

它是隨近代數學發展而形成的一種調查方法。所謂抽樣調查就是從調查對象的總體中,按隨機原則抽取一部分單位作樣本,並通過樣本的結果來推斷總體的方法。抽樣調查具有四方麵的優點:某一是隨機性。所謂隨機性就是嚴格遵循一定的方法原則抽取樣本,使總體中的每一個調查對象被選入樣本的機會相等。它完全排除了調查者在選取樣本時的主觀意願和好惡的影響。保證樣本對總體的代表性和客觀性。其二是由樣本推斷總體時準確性高。由於抽樣調查保證了樣本與總體的一致性,在調查分析中,可以運用數學概率論的原理,使由點到麵的推斷具有嚴格的數a依據。其三是抽樣誤差的可控性。任何調查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誤差,但抽樣的誤差可以運用概率論的原理計算出它的大小和範圍,通過調整樣本容量來控製誤差。其四是節省人力、物力和時間。抽樣調查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它隻適用於定量調查,而不適應作定性調查,對調查總體範圍尚不明晰的調查對象也難於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