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職業道德教育(2 / 3)

1.職業道德影響職業指導的社會功能在職業指導的功能一章中我們提到,職業指導對社會的作用體現在提高人才效益,促進社會穩定等方麵。但是這種社會功能的發揮有一個必要的前提,就是從業者要遵守職業道德要求。職業道德對各行各業從業者做好本職工作、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工作效率起著重要作用。通過職業指導的職業道德教育直接影響人們的工作態度、工作熱情和事業心。特別是在各級各類學校,隻有在職業指導的教育和影響下,才能提高學生職業道德修養的自覺性,進一步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人們一旦接受了職業道德,把它變成為以義務和良心為支柱的內心信念,它就會成為人們的精神力量,促使個人以主人翁的勞動態度對待本職工作,自覺遵守勞動紀律,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性。這樣人才效益才能得以充分發揮。

同樣,社會安定團結也有賴於社會道德風尚的提高。其中建立和普及良好的職業道德是極其重要的環節。一般來說,職業道德要調整兩方麵的關係’一是從事同一職業人們的內部關係,一是從業者同所接觸的工作對象的關係。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有助於抵製各種不正之風和各種醜惡的腐敗現象,改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人遵守各自的職業道德規範,就能在自己的本職崗位上,正確認識和行使自己的權利,履行自己的職業義務,良好的社會風尚就能逐漸形成,整個社會的安定團結局麵就會得到鞏固。

2.職業道德影響職業指導的教育功能

職業道德教育是職業指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缺乏職業道德的職業指導是不完善的職業指導,是沒有靈魂的職業指導。一個人高尚的道德品質是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和職業實踐中逐步形成的。作為一名在校生,正處於職業準備階段,其中職業道德準備是其主要內容之一。首先要大學生接受專業思想教育,深刻認識畢業後將要從事的職業在現代化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了解未來所從事的職業對從業人員的特殊要求,既要樹立從事本職業工作的光榮感,又要看到其艱巨性。對職業道德的了解與領會,能幫他們加深對專業的熱愛,樹立正確的勞動態度,培養良好的工作作風,對走上工作崗位後更好地適應職業是不可缺少的。可見,職業道德促進職業指導效果的提高,對職業指導教育功能的充分發揮起著重要作用。同時,職業指導對從業者(特別是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有其他途徑不可比擬的優勢和特點。為什麼職業道德教育長期以來收效甚微,這與職業道德教育脫離實際有關。而職業指導把職業道德要求同職業對人的客觀要求結合在一起,從選擇職業、適應職業和在職業上有所創造的角度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既實際又具體,可接受性強。

3.職業道德有助於個人的成才

一個人無論從事何種職業,一方麵是對社會承擔責任,另一方麵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履行職業道德不僅是完成本職工作所必須的,同時也是個人道德活動的主要內容和主要表現。在職業活動中的玩忽職守、損人利己、以權謀私等不良品質使一些人碌碌無為,一事無成,甚至步入歧途,以致身敗名裂。而在職業活動中正直、公平、無私、盡職盡責等優秀品質使許多人在平凡的職業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能否培養出良好的職業品德,關係到能否實現自身價值和能否勝任職業。

司馬光曾說過“德者,才之帥也”,“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挾才以為善者,善無不至也。”這就是說,一個人的知識才能,要靠職業道德來統帥。一個人的道德狀況,決定了一個人有了知識去幹壞事還是去幹好事。一般說,有才無德的人其行不遠,其業不偉,其才智也得不到充分發揮。因此,一個人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還要幫助其掌握和熟悉職業道德要求,促使個人認清自己對社會承擔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並以強烈的責任感參加社會的變革和職業勞動,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崇高的職業道德行為能使人們受到感染,產生共鳴,形成一種激情和力量,推動越來越多的人去創造一個又一個的奇跡。

(四)現代社會的職業道德責任

道德責任一直是倫理學研究的重要問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人類實踐領域的不斷擴大,道德責任問題與科學技術的運用和發展,與人的職業活動密切聯係在一起成為職業指導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

社會生產每前進一步,都對人們提出更新的和更高的職業道德責任要求。從質的方麵看,表現在職業道德責任中的價值意義的更新、變化和擴展。從量的方麵看,有新的責任要求和新的責任領域的出現。道德責任的不斷擴大,根本原因在於人類實踐的發展。

人們根據對客觀規律的認識,越來越多地揭示出事物發展客觀,勢的多種可能性,並以自己的行為促成其中一種變為現實。這樣客觀現實就不純粹是客觀的,因為人們對客觀現實具有了選擇的自由。道德責任問題即由此發生。人們在實踐中所創造的選擇範圍越大,人類的選擇能力越強,道德責任範圍也就越大。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不僅展示了人類改造自然的輝煌成就,同時也以極其尖銳的形式表現出人類行為的某些消極後果,使道德責任問題變得非常突出。在新技術革命條件下現代職業所產生的新的職業道德責任要求,可概況為以下幾個鮮明的特征。

第一,現代社會的發展,要求人們對未來承擔責任。在小農經濟的社會裏,四季輪作的勞動方式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使人們沒有未來的觀念,由此形成的道德觀念是要求人們重視經驗,遵循古製,向過去負責。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衝破了因循守舊的封建經濟,在廣闊的職業領域中建立了自己的物質文明’它的道德觀念的核心是爭取現世的成功,實際上是鼓勵人們隻對自己現在負責,既無需顧及過去,也無需顧及未來。然而在新技術廣泛應用的今天,未來問題則占有突出地位。一方麵是資本主義生產中那種未來不負責任的盲目做法,給人類的未來投下了濃厚的陰影。另一方麵也因為人類今天所具有的科學技術手段,已經能夠在許多方麵使自然界按照人的意願發展。未來成為一個人們主動創造和選擇的發展階段。人們的每一個現實決策,都影響著未來。因而怎樣選擇和創造未來成為現代人的重大責任,對未來負責,是現代社會所要求的一個基本信念。

第二,現代社會的發展,要求人們對自然界承擔責任。我們知道,近代工業的發展,使人類在征服自然界方麵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成就。但是,它也隱藏了一係列消極的後果,人類對自然資源的消耗大大超過了自然界的再生能力,過度開發造成的環境汙染、能源危機、土壤流失、物種滅絕等問題,對於整個人類的進一步發展構成巨大的威脅。當然這隻是問題消極的一麵,問題仍然有積極的一麵,這就是科學技術的發展又可以提供新的方法和手段改善生態環境,可以為人和自然的和諧發展提供新的機會。總之,新的技術革命要求我們承認自然界對於人類的價值意義,把它列入要負道德責任的行為領域。因此,保護自然、保護生態環境;也就成為現代職業道德應有的文明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