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3 / 3)

不久,又一首懷舊的流行歌曲出現了。這就是歌手老狼演唱的《同桌的你》(1994年)。歌曲唱道你從前總是很小心,問我借半塊橡皮。你也曾無意中說起,喜歡跟我在一起。“直到後來,”誰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誰看了你的日記。誰把你的長發盤起,誰給你做的嫁衣。誰遇到多愁善感的你,誰安慰愛哭的你。誰看了我給你寫的信,誰把它丟在風裏。20年前的同桌經曆,實在是沒有什麼出奇。但惟有那份舊有的純真,令人懷念不已。

其實,歌手孫悅演唱的《祝你平安》(1994年)也是一首懷舊歌曲。歌曲唱道你的所得還那樣少嗎?你的付出還那樣多嗎?生活的路總有一些不平事,請你不必太在意,灑脫一些過得好。這種對舊日情人的追思,這種拋棄忠誠熱戀對象的惻隱,這種不無懺悔之情的沉重,都是對舊日真情的懷念。

以上這些懷舊歌曲,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每一首歌曲之中,都有一個美好女子的形象。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個美好女子的形象就代表著思想意識之中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之所以作出這樣的判斷,可以借鑒中國自古以來的文化傳統來理解。屈原作為愛國主義詩人,其愛國主義代表作長詩《離騷》表達了他在愛國主義路途之中的堅毅和追求國家強盛的理想。但分析《離騷》字麵的具體內容,卻是作者與一位美人的衷心訴說。屈原的這種對香草美人的訴說,其實正是從另一個角度袒露他的政治理想。那就是希望楚王勵精圖治,信任忠臣,遠離小人,把楚國建設成為稱雄神州的強大國家。唐朝詩人李白,曾經寫下《長相思》,訴說自己追求一個如花美貌的女子而不能實現的苦苦思念。“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歎。美人如花隔雲端。”“長相思,摧心肝!”其實,這首詩是李白訴說自己第一次進長安遭遇皇宮蔑視,在政治上的理想不能實現的失望心情。李白在接到唐玄宗的詔書,讓他進京服務的時候,簡直興奮得發狂了,興奮之下賦詩曰:“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曾是蓬蒿人?”但是,李白進入皇宮之後,才知道皇帝請他來隻不過是讓他在內宮吟詩作賦,頌揚皇帝愛妃楊玉環,逗妃子一笑。李白大失所望,無法忍耐,決意離開長安。這首詩就寫於那個時候。詩中追求的美女,其實就是李白政治理想與抱負的化身。對此,現代文學評論家指出:“男歡女愛,死死生生,李白的這首《長相思》用的是‘死死生生’之情,傳的是‘君臣遇合’之意。這種寫法早在屈原的《離騷》中就已經十分純熟了,屈原四處尋找佳人,李白為雲端美人而摧心肝,自古以來,詩人的臣子夢都是這樣有魅力而又淒絕,而如薑太公之遇文王者,千百年來,又有幾人?這樣一來,這《長相思》便比‘相思’更痛更苦了。”宋朝詞人辛棄疾,曾經以一首《摸魚兒》的詞,得罪朝廷被貶職流放他鄉。其實,從字麵上看,辛棄疾隻是寫了些婦女的忌妒之辭。上半闕有:“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似乎是女人之間的忌妒;下半闕有:“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說的似乎都是女人之間的關係。但是,當朝的皇帝卻明明白白地懂得,這是辛棄疾抗金政治理想不能實現的憤懣情緒。現代文學評論家指出:“詞的表層是寫美女傷春、蛾眉遭妒的怨恨,實際上寄托了作者懷才不遇、壯誌難酬的憤慨以及對國事的關切和憂慮之情。”“以美女遭妒比喻愛國誌士受到打擊和迫害,譴責投降派專權誤國的罪行。這首詞情調淒絕婉轉,風格沉鬱頓挫,柔中寓剛,表達了作者深沉的憂國之情。”可以說,自古以來,文人騷客都懂得以美人、香草的訴說來表達自己的政治理想。這是不言自明的。現代的文化人、歌詞作者難道不懂得用這樣的手法來表達自己的理想追求嗎?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我們應該從現代流行歌曲的格調中,聽到一代青年對理想信念的追求和呼喊。

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青年流行歌曲的主調,雖然表現風格各異,但始終表達了沒有解決的青年理想問題。這應該引起整個社會、特別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關注。

21世紀初期,青年流行歌曲變幻頻繁,似乎失去了主調。但是,仔細觀察,還是可以看出其中的社會理想問題焦點。流行歌曲《我的地盤》唱道:“未來難預測,堅持當下的選擇,在我地盤這你就得聽我的!節奏在招惹我跟街舞親熱,我灌溉原則培養一種獨特,觀念不及格其他全部是垃圾。”這種爭取自己的“地盤,的思想非常突出。另一首流行歌曲《蝸牛》也唱出了明確的政治理想傾向: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陽光靜靜看著它的臉。小小的天有大大的夢想,重重的殼掛著輕輕的仰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點乘著葉片往前飛。讓風吹幹流過的淚和汗,總有一天我有屬於我的天。”這種追求自己的天地和社會環境的心理,很容易轉化成為行動上的表現。從這些真摯追求的表達之中,人們看到了青年一代不滿足現實發展空間的期望。流行歌曲《世界末日》也明確表達了社會理想問題,它唱道:想笑來偽裝掉下的眼淚,點點頭承認自己會怕黑。我隻求能借一點的時間來陪,你卻連同情都不給。“我的世界將被摧毀,也許事與願違。”我的世界將被摧毀,也許頹廢也是另一種美。流行歌曲《再見理想》說得就更加明白,它唱道:心中一股衝勁勇闖,拋開那現實沒有顧慮。仿佛身邊擁有一切,看似與別人築起隔膜。

總之,詩言誌,歌詠言。最近30來年的青年流行歌曲,值得人們體味研究,從中得出應有的啟迪,從而加強社會理想教育,引導當代青年誌存高遠,為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的不斷推進而努力。

(5)社會主義低潮與共產主義信仰

在社會主義事業處於低潮的時候,仍然堅持社會主義理想的人,是有骨氣的表現,曆來就受到革命隊伍同誌的佩服和讚揚。毛澤東同誌十分敬佩的魯迅、徐特立等人都是這樣的人。魯迅在20世紀20年代末和30年代反動勢力的圍剿之中,旗幟鮮明地堅持革命,堅持進步,堅持正確的路線。毛澤東同誌在《新民主主義論》中,表達了對魯迅的敬佩和讚揚:“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們最可寶貴的性格。”徐特立在1927年大革命失敗的條件下堅持進步,堅持革命。在反革命的白色恐怖下,他冒著革命低潮帶來的生命危險,仍然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毛澤東同誌在徐特立60壽辰的時候的祝辭,表達了對徐特立的尊敬和讚揚:“徐老,你過去是我的老師,現在是我的老師,將來仍然是我的老師。在大革命失敗的情況下,許多人離開了黨,有的甚至跑到敵人那裏去了。而你卻在1927年10月,公開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這說明毛澤東同誌對在革命處於低潮的時期仍然堅持革命的人,十分敬佩。

共產主義事業的發展,與一切進步的事業一樣,都必然是波浪式前進的。隻看眼前的低潮,看不到共產主義事業發展的光明前景,就容易陷人悲觀失望的情緒之中。隻有運用科學的思想方法分析形勢,才能形成一個正確的態度。早在共產主義者同盟解散的時候,全世界的敵對勢力就為之歡呼若狂,認為共產主義從此休矣。但是不久,1864年,第一國際在倫敦成立,使得這些敵對勢力目瞪口呆。曆史就是不斷嘲笑那些眼光短淺的敵人的。隨著巴黎公社革命的失敗,第一國際失敗,全世界的敵對勢力又重演了一遍以前的表演。但是,曆史也毫不含糊地再次嘲笑了這些敵人。第二國際的成立和發展,使那些反動勢力再次吃驚。由於第二國際內部的眾多領袖人物追求修正主義潮流,紛紛背叛馬克思主義,第二國際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便陷人破產狀態。由於這次失敗和低潮是從內部瓦解的,這就更使得世界反動勢力歡呼若狂。在這次低潮之中,第二國際的27個成員黨有24個變成了修正主義的黨。但是,1919年春天,當列寧領導的共產國際成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重新進入高潮的時候,西方敵對勢力再一次一片驚訝和恐懼,而不是歡呼他們的所謂“勝利”了。共產主義運動的敵人,往往笑得太早,笑得太輕狂了。而堅信共產主義事業的人們,則在這樣的曲折之中,更加堅定自己的必勝信心。

(6)樹立共產主義理想的基礎

在什麼基礎上樹立共產主義理想?靠感情或曰階級感情行不行?感情特別是階級感情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單靠感情來建立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是靠不住的。因為,感情是非係統的、非理性的、易變的社會意識。感情隻有建立在理性的基礎上,才能發揮積極的作用。靠利益吸引行不行?利益特別是根本利益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隻是靠利益建立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也是靠不住的。利益的吸引在一定的時期內有效。但隨著革命進程的演進和革命任務的變化,利益也會隨之變化。利益變了,信仰也就變了。一些被稱作“民主派”的人物,在民主革命階段是積極的,是跟著黨的路線走的,但在社會主義階段就不積極了,甚至落伍了,不再信仰共產主義了。這樣的教訓不少。

真正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隻能建立在科學世界觀的理性認識基礎上。胡錦濤同誌說:“堅定理想信念,重要的就是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認識世界,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共產黨員必須努力學習和自覺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強大思想武器,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學分析的理性基礎之上。既要正確認識目前資本主義經濟、科技發展的現實,更要正確認識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及其發展的曆史趨勢;既要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曲折和反複,更要正確認識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必然規律;既要正確認識社會主義事業的長期性、艱巨性、複雜性,更要正確認識社會主義製度的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就是說,要從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高度來認識當今世界的變化及其趨勢,不斷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這個論述非常重要,闡述了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必須建立在理性認識的基礎上。在曆史唯物主義的基礎上建立共產主義的信仰才是靠得住的。社會曆史發展是有規律的,這個規律是曆史唯物主義揭示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學說既然產生於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之中,那麼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存在,共產主義的學說指引的方向就必然會發生作用。

共產主義理想為今日中國命運所係。蘇聯及東歐各國執政黨因為喪失理想而失去社會主義製度的教訓值得汲取。現實中正反兩方麵的情況都向我們顯示了堅持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我國共產黨人堅持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社會主義事業蓬蓬勃勃,日新月異,富有生機。與此相反,有些原社會主義國家的領導人,放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搞所謂“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導致了真正的曆史大災難、大倒退。

黨的幹部隻有從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的高度,確立堅定的理想信念,才能永葆革命的青春,才能有效地帶動和教育群眾,帶動和教育青年,才能達到社會的和諧發展和長治久安。

(7)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

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原著。多年不讀馬列,不懂得馬克思主義最基本的東西,在理想問題上必然鬧出大笑話。十五大號召,共產黨員要在新的形勢下保持先進性,必須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不能把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看做過時的東西,也不能杷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割裂開來。現在,學習馬列沒有形成氛圍。不讀馬列,出現了許多弊病。群眾見不到現實社會與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關係,就不能理解今天的一些理論成果到底與馬克思主義有什麼關係,也就不能理解這些新成果是怎樣、在哪些方麵、哪些地方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這樣,就會出現開理想信念玩笑的現象。在這個問題上,最關鍵的就是正確把握堅持馬克思主義與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關係。

要彌補教育內容的不足。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中國當代史、曆史唯物主義和人生價值觀的教育內容,必須得到進一步加強。編排教育內容要實事求是,尊重曆史事實。比如,不能因為今天不講反對修正主義,就否定存在過修正主義。

要淨化教育的環境。努力使學生看到一個理論與實際大體一致的社會環境。鏟除腐敗,端正社會風氣,提倡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這樣才能有利於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教育。

要改進教育的方法。要善於運用滲透式、互動式、迂回式、疏導式、參與式、探討式等教育方法。要注意方法的更新,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成果。比如,把理想教育劃分層次,由愛國主義人手,接著引向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這是成功的教育方法。當代許多年輕的同誌,就是從愛國主義走向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