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人才素質的概念與結構(2 / 3)

原教育部副部長周遠清也曾對人才素質的概念作過深刻的探討,較早地打開了素質的現代內涵。他提出:“素質‘的概念是什麼?這是一個難題,我建議請理論家們去討論。我的理解是:我們的培養過程,知識加能力,再加上一個能使知識和能力更好地發揮作用的東西——做人,可不可以作為我們所說的’素質?”他首先向人們提出了探索“素質”新概念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其次指出了這是一個“難題”,需要專家們討論,指出了探討素質概念的難度。這說明,舊的“素質”概念,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當前人們的需要了。周遠清對素質概念的闡述,推進了人們對這一概念的理解。他的貢獻在於:第一,提出“能力”是素質概念中的本體性的內容,這一點比較準確。第二,提出“做人”是素質的本體內容之一。這不但糾正了忽視非智力因素的傾向,而且把極為豐富的思想道德方麵的內容引進到“素質”的概念之中。“做人”涵蓋了思想覺悟、心理品質、道德品質、人際關係、知行統一等相關內容。這就增加了現代“素質”概念的容量。第三,這裏談到的知識,與能力並提,可以理解為達到融會貫通程度的那部分知識,或是處於穩定、潛存、長期起作用的狀態的那部分知識。簡單地把知識作為素質,是不準確的。第四,正麵提出了素質的概念,為後來者的探討奠定了基礎。

原北京師範大學黨委書記、德育專家周之良對人才素質的概念也作了深刻的探討。他提出:“什麼叫素質?從生理學、心理學的角度來講,素質是生來所固有的特征。後來素質的概念被泛化了,講‘素質’是指一貫具有的基本品質,或者說是潛能。素質是長期起作用的。”綜觀周之良教授關於素質的概括,有幾個新貢獻:第一,把新、舊“素質”的概念進行了區別和銜接,指出了由舊的素質概念到新的素質概念,是一個“泛化”的過程。這對於舊的“素質”概念是一種揚棄。這樣,就把先天的生理的舊概念,提升到現代的思想層麵。第二,把“一貫具有的基本品質”確定為素質的本體內容,這是很準確的。第三,把“潛能”作為與“基本品質”同義的內容,既指明了“能力”是素質的本體內容,又揭示了素質的“潛在”性質。第四,指明了人才素質的功能性——“長期起作用”。

學者們的探討,從各個角度入手,越來越接近真理,越來越彙聚了素質內涵的全麵內容。在多年大量的醞釀和探討的基礎上,我們現在完全有條件對“人才素質”概念作出新的概括。我認為,人才素質的概念應該具有幾個條件:第一,能夠說明新舊素質概念之間的關係。第二,概括素質的全麵內容。第三,描述素質的基本特征。第四,簡明而嚴謹,具有一定的美感。

根據上述原則,我把人才素質的概念概括為以下內容:人才素質是先天因素與後天因素相結合而產生的。它是穩定的、潛在的、長期起作用的基本品質、基本能力、基本觀念。

這個概括比較簡潔,第一句交代了新舊素質概念的聯係,把素質概念更新的過程交代清楚了。既要承認先天因素的作用,同時更加強調素質是經過後天的學習和訓練形成的途徑。兩個方麵的因素都不能否定。之後的三個定語交代了素質的三大基本特征。第一,人才素質具有穩定性。素質不因外界的任何變化而突然失去或獲得。它是穩定的,它的發展和變化,也是一個漸進的長期過程。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就是指這種情況。人的素質的改變,不是一蹴而就的。第二,人才素質具有潛在性。中國人自古就懂得這個道理。俗話說,“人不可貌相”。為什麼“人不可貌相”呢?就是因為人才的素質狀況不是從表象上能夠看清楚的。在北京大學一次新生開學報到的過程中,一位新生在問路的過程之中竟然把鼎鼎大名的“大師”、“國寶”級教授季羨林先生,當成一個“掃樓梯的老頭”。看來,連大學者季羨林先生的素質也是潛在的。人們常常有這樣的體驗,人們對陌生麵孔的判斷,往往是與實際情況相差甚遠。這就是素質的潛在性。第三,素質具有功能性。一個人具有什麼樣的素質,決定了他在一切場合所作所為的特點和水平。具有什麼樣的素質,就會有什麼樣的行為表現。因此,要提高社會發展的效率,要改變社會風氣,要提高整個民族的素質,就必須注重人才素質的功能性,改善個人的素質狀況。

基本品質、基本能力、基本觀念這三個“基本”的內涵概括了素質的三個方麵的本體內容。其中,把基本品質和基本能力作為素質,已經有不少學者論證,認同率較高,基本上沒有什麼爭議。把觀念作為素質概念的內容,是我的主張。這樣做的考慮有如下理由:第一,觀念與品質、能力一樣具有穩定、潛在、長期起作用的特征。第二,觀念對於品質、能力具有製約和指導作用,居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最高層麵。它不但屬於素質的內容,而且在整個素質的結構之中,起到指導和統率的作用,是最高層麵的素質內容。實際上是屬於思想素質和政治素質方麵的內容。

(2)21世紀人才應當具有的素質結構

21世紀的社會處在新科技革命不斷迅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全球性的聯係日益密切,國家主權在競爭中麵臨挑戰,各國社會利益調整頻繁劇烈,物欲膨脹,精神低迷,社會發展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不確定因素。然而,人類社會對21世紀的要求是更加可靠的和平與發展,是國際交往中的平等與主權,是物質的富足、精神的振奮、政治的清明。整個社會需要按照社會發展自身的規律和諧發展,全麵進步。在目前的世界潮流和社會風氣下,這種理想狀態的實現,需要人們做出艱苦卓絕的努力,尤其需要人才的全麵素質的發展。這才是社會發展進步的根本性工程。

結合中國的具體情況,麵向21世紀的人才的全麵素質要求有以下六個方麵,即:合格的政治素質、科學的思想素質、良好的道德素質、健康的身心素質、全麵的文化科學素質、較強的工作能力素質。這些基本的素質,既是人才自身成長的目標,又是社會對人才進行教育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