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笑吟吟地望著他:“這個叫水車,不是依靠風力而是依靠水流來推動的。在水流很急的岸旁打下兩個硬樁,製一大輪,將大輪的軸擱在樁叉上。大輪上半部高出堤岸,下半部浸在水裏,可自由轉動。大輪輪輻外受水板上斜係有一個個竹筒,岸旁湊近輪上水筒的位置,設有水槽。當大輪受水板受急流衝激,輪子轉動,水筒中灌滿水,轉過輪頂時,筒口向下傾斜,水恰好倒入水槽,這並沿水槽流向田間。旺水季利用自然水流助推轉動;枯水季則像這幅畫上畫的那樣以圍堰分流聚水,通過堰間小渠,河水自流助推。當水流自然衝動車輪葉板時,推動水車轉動,水鬥便舀滿河水,將水提升20米左右,等轉至頂空後再傾入木槽,源源不斷,流入園地,以利灌溉。如今我的難題是這輪幅的半徑究竟要多大才合理,所以需要一個懂工程的人來幫我指導一下。”
琅眼神複雜地瞅著我,靜靜地聽著,許久他摟緊我,長歎一口氣:“琦兒,我的琦兒!你的光芒太炎,這小小的山莊隻怕擋不住你的光焰了!我該拿你怎麼辦?你告訴我,我該拿你怎麼辦?”
他這話什麼意思?“琅,你不希望我弄這個水車嗎?”愣了愣我問。
“怎麼會呢?這水車一旦研製成功,不僅造福我們山莊,整個大周百姓都將受益,這麼好的事我怎麼可能反對呢,我隻是怕,怕你的光芒太過耀眼!怕你會……琦兒,答應我,不管發生什麼事,都別離開我!我不能沒有你,真的不能沒有你!”
第二十四章 故人來訪
沒幾天,琅找來一個叫杜穗的人幫我修造水車,琅跟我介紹說杜穗是他的朋友,精通木匠及製造,人稱小諸葛。杜穗年約三十上下,從他溫文爾雅的談吐、進退有度的舉止,尤其是對琅不亢不卑的態度上,我很難把他跟木匠畫上等號;可說他身份不凡吧,他對我這個琅名義上的貼身侍女卻又是恭敬有加,每次跟我說話他都用敬語,就連我們一起探討水車的具體結構、原理,有時我很明顯覺得他不讚同我的意見,可他從跟我爭辯,隻是順眉低首耐心闡述自己的觀點,再看他動手做水車模型時有模有樣的老把式樣子,讓人不得不相信他的確隻是個普普通通的工匠。杜穗除了對水車的刮板、輪抽大小進行改動外,還提議在輪子兩側築石壩,一來可以固定架設水車的支架;二來可以向水車下麵聚引河水。
在杜穗的幫助下,一個月後水車全部施工圖及模型全部完成了,杜穗又請來了一群工匠具體實施,從這些工匠的口中我才知道杜穗居然是正六品工部主事,我問琅怎麼會結識杜穗這個官場中的朋友時,琅隻是淡淡一笑:“做生意哪有不跟官場打交道的。”
兩個月後第一輛水車在黃河岸邊豎起來,當涓涓細流通過溝渠流入田間,人們歡呼起來,整個西陽村比過年還要熱鬧!⊥思⊥兔⊥網⊥
水車的外形酷似巨大的古式車輪。輪幅半徑將近五米。可提水達十五至十八米高處。輪輻中心是合抱粗的輪軸,輪軸周邊裝有兩排並行的輻條,每排輻條的盡頭裝有一塊刮板,刮板之間掛有可以活動的長方形水鬥。輪子兩側築有石壩,水車上麵橫空架有木槽。水流推動刮板,驅使水車徐徐轉動,水鬥則依次舀滿河水,緩緩上升,當升到輪子上方正中時,鬥口翻轉向下,將水傾入木槽,由木槽導入水渠,再由水渠引入田間。剛開始運作時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雖然它的提灌能力比我想象的要小,但因晝夜旋轉不停,加上三四月間正是河水上漲的時節,杜穗測算過這一架水車能澆地約二三百畝,最關鍵的是不需要其他能源,不分枯漲季節都能用,水車正式啟用之時正值農耕季節,水車不僅使莊內的佃戶受益,就連附近的村民也一並受益,加上前段時間從山上引泉水一事,西陽村村民都奉我為聖女,我在西陽村是被徹底神話了!因為水車運行不穩定,杜穗仍留在莊內改進水車,看得出他對木匠這活是真心喜歡,琅見他常駐在莊內,幹脆把他的夫人、兒子都接來了。杜穗的兒子杜華今年十歲,比笪兒大一歲,兩人很快交上了朋友。杜夫人閨名孟芽兒,大約二十六七歲,是個端莊賢淑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