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裏,個人貧窮不要緊,團體卻不能貧窮,

對於佛教的經濟觀,我們需要重新評估其價值。

人類的生存,總說起來就是一部經濟史,從出生、成長,衣、食、住、行,乃至種種計較,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動物和人類不同,動物沒有經濟的預算,吃飽就睡,巢居之外並無他求;人類則不同,物質生活以外,還需要處理、計劃各種經濟情況。

千年以來的佛教,總給予佛教徒一個錯誤的觀念,以為“貧窮才是道”。我在少年時,看到老和尚穿了好衣服,外麵一定加一件補過的衣服;住的條件本來可以比較好,他卻故意把它破壞;飲食應該要正常,卻非要把東西擺壞了才吃,以為這樣才是修行。

清貧思想本意是很好,拿來自我要求,是一種道德;但若以此要求別人,就是罪惡了。經濟是人類道德的基礎,所謂:“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生活達到某種階段後,人們會進一步講究禮貌、儀表、大方、氣質;如果連最基本的物質需求都不能滿足,他可能會以偷、搶,甚至耍無賴來滿足生活所需。我們不憑財富的多少來論其人格、道德,但是基本的經濟條件卻很重要。

我們參觀世界各國的博物館,天主教主教的帽子、權杖、法衣,都以黃金、白銀製作;反觀佛教的博物館,高僧大德的展覽物大都破爛不堪。世間,一般人嫉妒富有者,讚美清貧的人。可是,在佛教裏,個人貧窮不要緊,團體卻不能貧窮,對於佛教的經濟觀,我們需要重新評估其價值。

財富,有清淨的財富,也有罪惡的財富,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們不要個人的財富,但是佛教需要淨財。清淨的財富沒有不好,它包括了外在的財富和內心的財富。寺院建得多大,擁有多少物質,那是心外的。內心的財富呢?內心的財富是道德、慈悲、佛法,這種財富更重要。我們有一時的財富,也要有永久的財富。

財富不是簡單一概而論,不能隨便說有、沒有,要、不要。現實中個人財富的多、寡還是小事,重要的是,我們如何擁有共有的財富,讓佛教、讓大家都富有。因為沒有淨財,如何弘法?如何安身立命?佛教的金錢因為是十方來,十方去,基本上是大眾所共有的,因此,要善用淨財,對財富要有健全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