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佛教的現代化(3 / 3)

不過,迷信有時也會帶給我們極大的束縛,譬如有的人蓋房子要看風水、八卦,喬遷時還要算時辰,如果不如此,恐怕禍及子孫、冒犯祖先。其實,依照佛教的看法日日是好日,處處是好地,算命看風水無非是我們自找的一些束縛,我們應該從迷信之中掙脫出來,培養正信,開拓自己的生命,才是現代佛教應走的途徑。

迷信是對宗教不計利害得失,全心全意地信奉,由於不明宗教淨化人心、提升生命的道理,終究不是十全十美的境界。另外,比迷信更糟糕的是不分是非善惡、邪知邪見的信仰——邪信,譬如過去中國社會裏,有一些宗教組織,以邪說異行,蠱惑民眾,違背宗教勸人向善、敦風懿俗的原則,更是不足取。現代化的佛教,應該遠離邪信的桎梏,擺脫迷信的束縛,建立正確的信仰,培養一顆活活潑潑的心意,徜徉於真理的領域。

(五)現代化的佛教是進步的,不是保守的

現在是科技文明進步的時代,佛教不但要隨著時代進步,並且要走在時代的前端,領導著現代的人心思潮向前邁進。

現代化的佛教不能保守退縮、不能墨守成規,在各方麵應該力求新的突破,謀尋新的進展。譬如在建築方麵,應該講究莊嚴、聖潔,吸取現代科技文明的精華,追求現代化。因為一切物質的發明,都是為了使人們的生活更幸福、更舒適,如果透過現代文明的種種產物,使現代人很容易地了解佛教的道理,自然地接受佛教,為什麼要開時代的倒車,矯情不加以運用,而退到蠻荒不便的時代呢?

事實上佛教在每一個時代裏,一直是很進步的。譬如現在普遍使用的圍巾,原來是出家人禦寒的東西;少女們穿的涼鞋,濫觴於僧侶的羅漢鞋。佛教要我們清心寡欲,並不是否定社會生活的價值,而是對一切物質不起執著,役物而不為物所役,隻要有片葉不沾身的功夫,何妨漫遊於百花叢中呢?

我們在佛光山利用天然的地形,建設了淨土洞窟,希望借著現代的雕刻、繪畫等藝術,把極樂世界的殊勝情形,介紹給社會人士。有人對我說:“你們應該建築地獄,讓更多的人看了,心生畏懼,自然會信仰佛教。”宗教信仰,是探討生命的奧秘,而自然發諸於內心的一種需要,不是透過威嚇利誘而勉強入信的。況且十八層地獄是在恐怖的專製國度裏,我們追求的是民主開放的社會,那是充滿光明、幸福、富足、安詳的極樂淨土世界,而不是黑暗、悲慘、痛苦、絕望的地獄。這個淨土佛國,並不在西方十萬裏以外的極樂世界,就在我們生存的娑婆世界裏,因此如何把我們的娑婆世界建設成聖潔莊嚴、雍容肅穆的極樂淨土,是我們應該努力以赴的方向。

(六)現代化的佛教是道德的,不是神奇的

有人說:科學是萬能的。科學確實解開了不少宇宙的奧秘,但是卻有更多混沌未開的天機,是科學無法識破的。連科學之父的愛因斯坦都認為:“人生最後的領域,隻能在宗教中才能找到答案。”神秘是任何宗教共有的特質之一,但並不是唯一最珍貴的,宗教更珍貴的內涵是淨化人心的道德,而不是神奇。

有的人看到神明能占卜未來,能以符籙祛邪,就信奉不疑;有的人看到鸞生辟穀坐關、煉丹修道,就崇拜有加。其實神異怪奇,並不是宗教所推崇。孔子不語怪力亂神,佛陀也禁止弟子使用神通。神通有時雖然也不失為度化眾生的方便,但是究竟不是常道,不宜經常使用,好比刺激性的食物,偶爾食之,可以提神醒腦,但是常久食用,則有破壞性靈之虞,不可不慎。

不管神通如何廣大,終究無法解決人生的根本煩惱,無濟於生命的淨化。譬如鬼神也具有天眼、天耳、神足、宿命、他心等五種神通,但是仍然不能免於六道的生死輪回,主要是缺乏斷盡煩惱的漏盡通。漏盡通是在日常生活的身心淨化中完成的,因此今後我們應該將宗教道德化,不要使其神奇化,將佛教對社會人心的指導,密切地應用於生活之中,推行人生的佛教、生活的佛教,從生活上的衣食住行、人際來往的關係中,去推動以道德為本,有利於社會的現代化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