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到台灣軍隊中布教,將官們提到軍隊中的一個問題,有些服役的青年認為:“我去年入伍當兵,他也是去年當兵,為什麼他升任班長,我還是小兵?”心裏總是不平衡。為什麼兩人種的是同樣的因,同時入伍,結果卻不一樣?
佛教講“因緣果報”,其中“緣”的因素很重要。緣不同,產生出來的果,就不一樣。例如這朵花,多澆一點水,多下一點肥料,播種的地方肥沃,有和風吹拂、陽光照耀、雨水滋潤,這朵花和那朵花,就會不同。雖然同是一朵花,結果不一樣,是因為“緣”的不同。
凡人常怨恨命運,埋怨世間不公平,挑剔家裏的成員這個不好,朋友那個不好,社會不好,國家不公,為什麼不研究自己的因緣,究竟哪裏出了毛病?譬如,本來要升班長的,就因為說錯一句話,升遷的機會就失去了;本來競爭對手的條件並沒有比較好,可是在要緊的時候,他立了一個汗馬功勞,擔負一個重大責任,說了一句好話,他的緣分增加,就做了班長。
因此,在佛教講求廣結善緣,所謂“要成佛道,先結人緣”,要重視這個緣。日常生活當思一粥一飯,有多少的因緣成就,要感謝因緣,感謝大眾給我機會,感謝大眾給我方便,這一切都要感謝的。
我們住在家裏,早上開門,報紙就送來;晚上打開電視,多少演藝人員在表演。如果沒有報紙看,晚上也沒有電視看,那種生活將有多枯燥、無聊?因緣,使散居世界各地的大家和合,他們的辛苦,他們的服務奉獻,讓我們能夠過著美好的生活,這是因緣的價值。別人跟我結緣,我應該如何回饋呢?要處處感恩,懂得感恩,才能享受富足的人生。
因果實在不可思議,然而我們卻看到許多社會人士不了解因果。念佛的人,諸事不順心時,就怪阿彌陀佛不保佑他,讓他的錢被騙,企業倒閉,或買股票沒賺錢,也怪阿彌陀佛不靈驗;吃素,身體越來越不好,怪阿彌陀佛不慈悲。信佛吃素和發財致富、強身長壽有什麼必然的因果關係?念佛拜佛,持齋吃素,是信仰上的因果,道德上的因果;發大財得富貴,是經濟上的因果;身體要健康,長命百歲,有健康上的因果,如需要運動,正常的保健。因果是不能錯亂的,種的是瓜,如何得豆呢?怎麼可以把一切責任都推給信仰的阿彌陀佛?這都是錯亂因果,不能正確地認識因果。
《那先比丘經》中記載:有個過路人,偷鄰家果園樹上的果子吃。
主人說:“你怎麼吃我的果子呢?”
路人說:“這怎麼是你的?它是樹上的。”
主人說:“這是我種的呀!”
路人說:“你種的果子是埋在土裏的,我吃的果子是長在樹上的。”
樹上跟土裏沒有關係嗎?這因果是不能斬斷的,因遇到緣就會產生果。“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知道因,不會隨便亂做,眾生不懼因而亂來,終致鋃鐺入獄,其結果是可怕的。
佛陀在世時,和我們常人一樣,也有老病死生的現象,在因緣裏,都不出因果的範圍,這是很偉大的思想。因為在因果之前人人平等,誰也逃不了因果業報。“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惡人怕天不怕。”天是什麼?天在佛教中就是因果,因果是非常公道的。現今我們提倡人間佛教,應該大力倡導因果觀念,因果是非常科學、理智的,人人有了因果的觀念,就不需要警察、法院。因果是自己的警察、導師,因果是自己的法律準則。
過去在我的故鄉江蘇省揚州市的鄉村,幾十裏內沒有警察,幾百裏內沒有法院,人民不犯罪,也很少有什麼凶殺案。如果我對不起你,你對不起我,不要爭不要吵,一起到土地廟、城隍廟,燒個香,發個誓,就能化解糾紛;他們覺得這個方法很公平。為什麼?因為因果會給我一個交代。現在有所謂的“自力救濟”,沒有辦法自力救濟,投訴無門的時候,心裏還有一個值得安慰的因果;因果不會欺騙我們,因為“善惡到頭終有報,隻爭來早與來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