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論定一個人的道德修養,有時很難有標準,不過《菜根譚》裏的這四句話卻一針見血地點出人性的弱點,很值得參考。

·佛光菜根譚·

成見愈少,生命愈寬廣;

偏見愈少,思想愈開闊。

待人的修養(二)

1964年,日本首相池田勇人因喉部有癌症的病征而住進日本國立癌病中心,經過診察療治,主治醫師公布說:“池田首相必須少開口說話,應在家休養。”池田勇人深悉國家大事不能因一己之私拴係於一個病人的身上,毅然宣布辭職引退。於是首相遺缺的遞補成為日本政壇上的大浪潮,在自由民主黨中河野一郎和佐藤榮作是有力的候選人。這兩個人和池田勇人的關係是:前者向為池田勇人所偏愛,後者則是池田勇人在當年七月中競選自民黨總裁時的強硬對手。池田勇人經過磋商、考慮,終於推薦實力能力都更勝一籌的佐藤榮作為首相繼承人。

人要有所作為,必須發大心、立大誌、行大願,摒除一切人我是非,則周遭的一切都可以變為成就我們的因緣。至於如何才能圓融人際關係,首須注意與人相處之忌,有四點說明:

第一,攻人之惡毋太嚴。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沒有永遠不犯錯的人。當別人有了過錯、缺點或是不良習慣時,我們要糾正他、規勸他,但不能過分嚴厲地指責他、攻擊他;太過嚴厲則如同惡狗,你打它,它更咬你。所以“論人之惡勿太過,要思其堪受”,凡事留一點餘地給人,這也是做人應有的厚道。

第二,教人之善毋太高。人類文明所以能不斷進步,是因為有教人的胸懷,才能把經驗傳承下來。但是有的人熱心過度,一心想把自己所能傾囊相授,例如教人計算機、打字、音樂、繪畫等。甚至要求人要有道德、有慈悲,要如何做人、處事,等等。教人本來是很美的善事,不過“教人之善勿過高,當使其可從”。你要求太高、太多,他做不到,就覺得很辛苦,甚至感到厭煩,幹脆不學了。所以循循善誘,因材施教,才是教人之道。

第三,稱人之是毋虛偽。稱讚別人是一種美德,但讚美要得體,不能過分,不能虛偽,否則反令人有一種被諷刺的感覺,不但適得其反,甚至還可能被譏為拍馬屁。例如,對於一個很有慈悲心的人,你就直接讚美他很慈悲,而不要說他很有智慧;對於一個長相平凡的人,你可以稱讚他很有氣質,但不要說他很美麗。所以稱讚要恰如其分,要出於真誠,千萬不可虛偽。

第四,責人之非毋武斷。世間的是非、好壞、對錯,並非全然絕對的,有時候因為立場不同,對同一件事就有不同的看法和見解。所以當我們責備別人的不對時千萬不能太武斷,不能隻站在自己的立場判斷是非,何妨換一個立場想一想別人,也想一想自己。一個能舉千斤之重的人卻不能自舉其身,這是明於責人、昧於恕己者最好的例證。

“知人之過易,明己之過難;責人之失易,省己之失難”,人我的相處以不違情理為自然。能夠處處不攪人我,自然沒有是非。

·佛光菜根譚·

謙退是保身第一法,倨傲易傷身;

涵養是待人第一法,粗鄙易傷人;

安詳是處世第一法,急躁易壞事;

恬淡是養心第一法,貪欲易染心。

處世八法

過去大醒法師曾經告訴我,凡是信徒供養他的錢,若信徒說“師父,這個給你吃茶”,他就在紅包上麵寫著:“這是吃茶的錢。”若信徒說“師父,這供養給你吃水果、買水果”,他就在上麵寫著:“這是吃水果、買水果的錢。”他說不能把信徒給的淨財弄混了,會錯亂了因果。因此,他總是吃茶的吃茶,吃水果的吃水果,功德分門別類寫好用途。但在我認為,錢財是相通互用的,隻要是善於利用,給你用、給他用都是一樣的。

經常聽到長輩教導晚輩,要學習做人處世;每個人也都知道,人要會處世做人。就處世之道提供八法給大家參考:

一、親切。人和人見麵,為了表示親切,微笑、頷首、點頭、握手,甚至總要說上幾句問候的話,才能讓人感受到你的親切。有的人不會做人處世,見到人板著臉孔,不發一語,如此就難以獲得友誼了。

二、禮貌。對人禮貌,就表示關心、尊敬,讓對方覺得我重視他,所以語言上的祝福、讚歎、關懷、問候,隻要禮貌到了,自然“禮多人不怪”。

三、和諧。與人共事、出遊,或相處的時刻,最重要的是和諧。和諧要從語言上謙讓,事業上協商,讓對方感受到被尊重,則彼此共事往來,處世就不為難了。

四、恭敬。人都希望受人尊重,父母希望兒女恭敬,師長喜歡學生恭敬,長官更喜歡部下恭敬;甚至朋友、同事給我們的友誼,我們也必須對他恭敬。所謂“恭敬”,就是要尊重他的發言,尊重他的輩分、地位、意見,不可隨便否決。

五、幫助。人和人往來,彼此要互相幫助。大家在擠火車,你要靠我推你一把,你才能上去;大家在談論人事,你要靠我幫你說一句好話,也許就能得道多助。你出門辦事,也要我代為照顧門戶,甚至你的小兒小女,也希望我能幫助你給他們一些親切關懷。總之,助人為快樂之本,幫助別人是處世的不二法門。

六、友誼。處世,善於此中三昧的人,會懂得爭取別人的友誼。他喜歡什麼,我要重視他;他的興趣,我要尊重他;他的喜好,也要顧念他;他的需要,更要助成他。懂得從處世中爭取別人的友誼,將來交往共事就不會感到為難了。

七、喜舍。做人處世不可一毛不拔,處世圓融的人,要懂得喜舍。例如,別人過壽、喜慶,應該要有禮儀相敬;偶有來往,率先付費。你能喜舍,自然會獲得友誼。

八、理則。做人處世,並非完全沒有理則。處世當然有不變的原則,但也要隨緣應變。例如,彼此不計較,不比較,不用語言傷害對方,不用態度輕視對方,用真誠來往,謙虛禮讓,就會獲得處世之妙。

人與人之間總有一些來往,有的是金錢的來往,有的是事務的來往,有的是商業的來往,有的是學問的來往,有的是友誼的來往,有的是親情的來往。總之,有來往就會有大小不等的事情,即使是兩個素不相識的陌生人,走在路上,當四目相視的時候,也總會說聲“你好”“你早”表示禮貌,所以處世之道不可不知。

·佛光菜根譚·

若能以“牛馬”精神服務大眾,必為大眾尊敬;

若能以“龍象”姿態成就事業,必為社會中堅。

做好人(一)

早年間,我經常坐10小時的車,來往於宜蘭、高雄之間講經說法。那時素食並不普遍,為了解決中餐,我都在彰化下車,到一個陋巷裏的小麵店裏吃陽春麵。老板是一個木訥寡言的人,從來沒有見過他和顧客說過一句話。他的陽春麵每碗定價1元5角,我每次去都要他賣5元,他說:“5塊錢一碗,沒人要吃啊!”我說:“別人不吃,我吃。”所以,我每次都拿5元給老板結賬。久而久之,他不要我的麵錢,我說:“當初是我主張賣5元的,現在你怎麼可以不收我的錢?”我還是堅持照付。數十年過去了,目前他已經在那裏建起大樓,當起寓公,然而由於一向習慣勤勞作務,所以仍然以賣麵為業,隻是隨著物價的上漲,一碗賣到30元,因為料好價實,生意還是和以前一樣鼎盛,客人絡繹不絕,而他也依舊和往昔一樣沉默不語,隻顧著煮麵端麵,唯獨看到我來的時候,才興高采烈地主動上前招呼。

人生處世,離不開人。如何處世,才能事事順利?必先了解人性,懂得處人之道,則處世不難矣!處世之道有四點:

第一,以言語譏人,取禍之大端。一個有道德的人跟人講話,絕不會用語言去譏諷別人;以語言譏人,就如《四十二章經》說,一個人惡言惡語罵人,人家不肯接受,就等於送禮給人,對方不肯接受,隻有自己收回來。妄語惡口的話,猶如“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墮其麵”;惡口譏諷人,猶如“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忿己身”。所以,譏諷惡口,這是自取其禍之端,應該戒之為要。

第二,以度量容人,集福之要領。一個人待人寬宏大量,不計別人的小過失,這是厚道之人,必得人望,自然不會得罪於人而能遠禍;人生無禍便是福,所以以度量容人,這是集福的要領。平常我們總想求得福報,福報從哪裏來?就是不要跟人斤斤計較,甚至被人責罵,一點也不怨怪、不計較,如此福報不招自來。

第三,以勢力折人,招尤之未遠。有的人位高權重,習慣用勢力去折服別人,用勢力去壓倒別人,用勢力去打擊別人。不要以為這樣就是勝利,其實是“招尤之未遠”;有朝一日,自己一旦失勢,別人必定會找機會報複。所以,以勢力折人,必定招致未來不幸的後果,不可不慎。

第四,以道德化人,得譽之流長。我們不管跟任何人相處,道德為本。說話,要說有道德的話;做事,要做有道德的事;跟人合資經商、合夥事業,要把道德擺在前麵,如此不但能遠離過失,日久必定善名美譽,源遠流長。

·佛光菜根譚·

能從所得中獲益,世俗之凡愚也;

能從損失中獲益,升華之大智也。

做好人(二)

管仲和鮑叔牙是好朋友,齊桓公要請鮑叔牙為相,管仲期期以為不可。因為鮑叔牙疾惡如仇,隻能與善人交,不能與惡人來往,這就是做宰相的短處。宰相之才要能如大海一樣,容納百川,長短善惡,都能了解,所謂“宰相肚裏能撐船”。

“做人難,人難做,難做人”,這是經常聽到的一般人慨歎的話。事實上,做人確實很難!你有學問,他批評你不會做事;你會做事,他說你沒有專長;你有專長,他又嫌你不是通才。你對他沒有禮貌,他還給你臉色;你對他奉承,他認為你是有求於他。你貧窮,他怕你對他有所求;你富有,他懷疑你要以金錢買動他。你是農工,他說你低賤;你是士紳,他也會嫌你與他身份不同。總之,這樣做,那樣做,都不容易獲得對方的好感。把人做好,這是一生的學問,有的人一生學不到做人的千百分之一二,走到哪裏都被人嫌棄,最後帶著遺憾離開人世,何其可惜!以下提供做人的四個妙訣,不妨實踐看看,也許能改變別人對你的觀感而獲得友誼。

一、你對我錯。平時一般人總認為“我是對的,你們都不對”。其實,如果能反其道而行,自己認錯,別人都對,反而容易獲得對方的認同。認錯容易消除敵對;自以為是,糾紛不斷。

二、你大我小。做人要靠德望、聲望來受人尊敬,如果自認為大,眾人不服。如同五指爭大,個個都有特點;小拇指雖然最小,但是當五指合掌,是它最靠近長輩、聖賢。所以人和人相處,尊重他、讚美他,就算是輩分、職位比較低的人,也不可以小看他、輕視他。

三、你有我無。一般人的陋習,都希望自己擁有,別人有無不重要。但是別人沒有,隻有你有,他會放不下你;假如讓別人先有,自己沒有,反而獲得更多的同情,甚至比擁有的人獲得更多。“有”,不要太爭、太計較。有權有勢、有名有位,“有”是有窮有盡、有限有量;無權無勢、無名無位,“無”是無窮無盡、無量無邊。所以,表麵上看起來,“有”比較令人羨慕,“無”會被人輕視。實際上,太陽、月亮連一間房子都沒有,但可以恒常不變;千年老鬆在風雨飄搖中,屹立在山崖上,可以活上幾千年。黃金為人所爭,因其寶貴,所以粉身碎骨;石頭價值不是很高,能保持大、保持重,何其快哉!

四、你樂我苦。每一個人都希望快樂,不要痛苦。但是我快樂,他痛苦,他會放過我嗎?假如通達人情的人,讓他快樂,他快樂了,就不會計較我的快樂。一般在高位的人享受快樂,容易被人推翻,甚至打倒:假如你能把快樂給人,看起來是吃虧,實際上是占便宜。例如,你不願意掃地,你休息,我來掃;碗筷很髒,你不願意整理,我來整理。一些舉手之勞、之苦,何必計較?世界之大,能經得起苦難磨煉的人,都能與鬆柏常青;反之,安逸一時,圖快短期,容易被時代、人情所淘汰。

以上做人的妙訣,或許還不夠道其妙,但是能有此觀念,也夠一生受用的了。

·佛光菜根譚·

少執多放心安泰,少傲多謙人緣好,

少色多德名譽佳,少私多公成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