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總想把好的一麵表現給別人看,醜的一麵則希望加以掩飾,所以有人這樣形容:動聽的語言背後蘊藏著多少的壞心,美麗的容顏背後包藏著醜陋的靈魂。

世間的人都怕丟醜,有的學生成績不理想,不想讓家人知道,覺得那會丟醜;男生追求女生,最顧忌在女朋友麵前丟醜。說到丟醜,其實有些事並非丟醜,吾人應該正確認識清楚;有些事確實是丟醜,也不能不懂。以下試舉十事:

一、沒有金錢財富不醜,沒有人格道德才是丟醜。一個人有無金錢財富,與別人沒有多大關係;但是沒有道德人格卻會被人看輕,這才是丟醜。

二、沒有知識學問不醜,沒有正派行為才是丟醜。沒有知識學問,隻是自己識淺;沒有正派行為,卻會侵犯別人,會被別人歧視,這才算丟醜。

三、不擅語言講話不醜,專講別人壞話才是丟醜。一個人不擅言辭,逢人不善於言語表達並不可恥,隻要能多做好事,一樣會受到別人的讚美。但是如果能言善道,卻一再講別人的壞話,人家就要反擊你,那才是丟醜。

四、沒有好的麵相不醜,沒有良好行為才是丟醜。所謂“人醜心不醜”,心意善良,行為端正,怎麼會丟醜呢?反之,行為不檢,被人鄙視,才是丟醜。

五、沒有好的命運不醜,沒有好的良心才是丟醜。命不好會贏得別人的關心,但是沒有良心就要遭人議論了。

六、沒有正當職業不醜,做不正當職業才是丟醜。一時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沒什麼大不了,可以慢慢再找;但是如果從事不正當的職業,殺盜淫妄的事情做多了,人人憤慨,這就丟醜了。

七、沒有善朋好友不醜,沒有好的人緣才是丟醜。一個人走到任何地方,如果沒有人願意和他共事、講話、來往,必定是品德有缺,也就丟醜了。

八、沒有健康身體不醜,沒有勤勞性格才是丟醜。身而為人,醜陋殘缺都不為過;但是若不肯勤勞,不發心工作,懶惰懈怠就會丟醜。

九、沒有善名美譽不醜,到處惡名昭彰才是丟醜。沒有善名美譽沒關係,隻要本分做個小人物就好;但如果是個大人物卻惡名昭彰,那就丟醜了。

十、沒有父母兒女不醜,到處惹人討厭才是丟醜。父母失去兒女,或是兒女失去父母,這不算丟醜;倒是兒女滿堂,出外卻到處惹人討厭,這才是真正的丟醜。

丟醜會被人取笑,所以丟醜的人會感到可恥。其實,一時的丟醜無妨,隻要能知恥、知慚愧、知反省,必定可以增加自己的美德,日後別人自然會對你刮目相看。

·佛光菜根譚·

能夠戰勝別人,要靠自己的力量;

能夠戰勝自己,要靠自己的智慧。

五種非人

5歲那年,一個寒冷的冬夜裏,我們全家人圍聚在火爐邊閑話家常。這時舅舅講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山林裏住了一個可憐的老公公,孤苦無依,沒人照顧,每天都過著很窮很窮的日子,吃也吃不飽,穿也穿不暖……”我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淚。等到故事講完了,大家發現我在桌子底下哭得眼睛都紅腫了。母親焦急地說:“怎麼回事呢?趕快出來啊!別一個勁兒地躲著哭!”“老公公好可憐啊!我們應該去幫幫他。”我哭著說。“唉!傻孩子!這是講故事,不是真的。”舅舅笑了。我不相信,央求家人一定要幫助這個老公公。大家拗不過我,隻好冒著冷風,帶我到街上買點心送給我的外公劉文藻老先生,並且指著他說:“我們說的老公公就是他啊!”我這才放心地回家。

常有人問“佛陀會不會罵人”,答案是“會”。隻是,佛陀罵人很有藝術,例如在《增一阿含經》裏,佛陀舉出五種人:應笑而不笑,應喜而不喜,應慈而不慈,聞惡而不改,聞善而不樂。佛陀稱這五種人為“非人”,也就是“不像人”。為什麼佛陀稱這五種人為非人呢?因為:

一、應笑而不笑。經常可見,在大眾的場合裏,大家談天說笑,氣氛很融洽、很歡喜,偏偏有人就是緊繃著一張臉,不肯笑,讓人覺得很煞風景。這種人往往性格古怪,不隨眾,甚至個性偏激,行為舉止總是跟人不一樣,所以在大眾裏就沒有人緣。因為應該笑的時候偏不笑,不能合群處眾,因此說他不像個人。

二、應喜而不喜。應該歡喜的他不歡喜,比方你要做好事,這是應該歡喜的事,但是他不歡喜,這種人在團體裏也總是不得人緣,甚至惹人討厭,因為應該要隨緣、隨喜,而他古怪不合眾,這也不是做人之道。

三、應慈而不慈。“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但是有一種人應該發起慈悲心,應該給人一些救濟、幫忙的時候,他一點慈悲心也沒有。所謂見死不救,沒有憐憫心,沒有同情心,對人不慈悲,這一種人也不像人。

四、聞惡而不改。人非聖賢,知過能改,善莫大焉。但是有一種人,有了過錯不但不肯改,反而為自己的短處、惡行找出很多理由護短。這種人因為不肯改過遷善,所以一直愚癡、迷惑,不能見賢思齊,不能進德修業。不肯改過、不肯認錯的人,難以獲得大家的喜歡、接受,所以也不像個人。這種人在團體裏,如果大家姑息他,也是不當。

五、聞善而不樂。聽到人家做好事,他不歡喜,甚至看到別人做好事,他不但不隨喜,反而故意說一些諷刺挖苦的話。例如,你出錢修橋鋪路,他會說:“自己都沒有飯吃了,還要去修橋鋪路。”你幫別人的忙,他說:“自己都泥菩薩過江了,還要幫別人的忙。”他總是在人家做好事的時候,專門說一些風涼話,這種“聞善而不樂”的人,也是非人也。

以上這五種非人,如果大家都能經常自我檢視,有則改進,無則加勉,自能做一個真正的善人、真正的好人。

·佛光菜根譚·

人,有了表情,就像甘霖遍灑旱地,

一切都會活過來;

心,能夠會意,如同春雷響徹天際,

一切都會醒過來。

情感表達

16歲那年,我將思父之情宣泄在作文簿上,題目為“一封無法投遞的信”。當時任教國文的聖璞法師閱畢,在評語欄中寫道:“鐵石心腸,讀之也要落淚。”他還花了兩個鍾頭在課堂上念給同學們聽。對於這種厚愛,我已是感激不盡;沒想到過了半個月以後,他高興地拿了一遝報紙給我看。原來,他在課餘時將這篇文章謄寫在稿紙上,並且投郵到鎮江《新江蘇報》,竟獲連載數日。雖然老師當時什麼也沒有說,但是我心裏明白他之所以在報紙刊登後才讓我知道,是為了怕萬一不被錄用會傷害我的自尊。老師這種慈悲後學的風範令我感動不已,後來我一生都以他這種為人著想的精神待人處世。

人是有感情的動物,生活起居、往來之間都要用情感來表達。例如,中國人用微笑、握手表達,西方人慣以獻花、擁抱表達,佛教徒則用合掌、愛語、讚歎來表達。但是也有人用情緒化、憎恨、惡口甚至暴力來表達感情。感情如果沒有理智來領導,不但別人不歡喜,自己也不好受。如何將自己的感情表達得宜,有四點貢獻給大家:

第一,要感性更要理性。我們立身處世,太過理性顯得冷冰冰,過於感性又太過熱烘烘,容易衝昏自己。感情處理不當,變成染汙、盲目,人心的自私、煩惱、傷害等就會因此引發,乃至有時候自己跌進火坑裏都還不知道錯在哪裏。因此,理性時要帶一些感性來圓融,感性時也需要有一些理性來駕馭,合乎中道才能安全。

第二,要看開更要看透。佛教講“緣聚則生,緣散則滅”。情愛本身也是因緣聚散,不可能永恒不變的。因此有緣相處時,彼此真誠對待;緣盡情散了,保持風度各奔前程。隻有兩個人的感情世界是非常狹隘的,何必鑽牛角尖,想不開,看不透,隻為某一事、某一人煩惱,甚至造成無可挽回的悲劇?不如將感情的窗子打開,把愛的對象擴大,才能看到更多美麗的人間風貌。

第三,要樂觀更要達觀。人一生大半都受情感左右,無論人際往來、是非得失,甚至生死存亡中,都有喜怒哀樂,我們要以什麼樣的情感麵對,關鍵就在我們的選擇。如果每天愁雲慘霧,日子怎麼好過呢?不如換個角度,把樂觀、歡喜帶給別人,不要把煩惱悲傷傳染給別人,才會有快樂的感情生活。

第四,要開發更要開心。感情如土地,需要開發,才能培植、成長。對父母的感情要開發,才懂得感恩孝順;對兒女的感情要開發,才能發揮父愛母慈;對朋友的感情要開發,才懂得奉獻包容;對國家社會的感情要開發,才能愛國愛眾。因此,我有慈悲,就將慈悲開發出來;我有歡喜心,就將歡喜心開發出來;我有信仰,就把宗教情操開發出來。這樣,人生就會充滿樂觀開心。

古人雲:“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對人有真實的情感,就能真誠待人,以慈悲、關懷的真心去幫助別人,提攜別人。言行都是真情流露,慢慢地就能近悅遠來,連頑石都能為真情所感,何況是萬物之靈的人類?能以上述四點來麵對,我們的感情會開闊與升華。

·佛光菜根譚·

處世要有大無畏的勇敢,行事要有大格局的前瞻,

做人要有大氣度的擔當,修行要有不退轉的精神。

待人的修養(一)

有一位學僧對無德禪師說道:“在您座下參學,我已感到夠了,現在想跟您告假,我想去行腳雲遊了。”“是什麼夠了呢?”“夠了就是滿了,裝不下去了。”“那麼在你走之前,去裝一盆石子來談話吧!”學僧把一大盆石子拿來。禪師問:“這一盆石子滿了嗎?”學僧答:“滿了。”禪師隨手抓了幾把沙摻入盆裏,沙沒有溢出來。禪師問:“滿了嗎?”“滿了!”禪師又抓起一把石灰摻入盆裏,還沒有溢。禪師再問:“滿了嗎?”“滿了!”禪師順手倒了一盅水下去,仍然沒有溢出來。

人,有種種心、種種性、種種行、種種德。就修養而言,有君子有小人;就長幼而言,有長輩有晚輩;就能力道德而言,有智愚賢凡等不同。在很多不同的人當中,我如何待人,也要講究待人的修養。在《菜根譚》裏有四句話說得很好:

第一,待小人,難於不惡。“小人之心私而刻”“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小人欲人同其惡”,小人的嘴臉令人一見就覺嫌惡。小人令人討厭,因為小人的行徑有時比壞人還令人不恥。小人自私自利,善於逢迎拍馬,是標準的“牆頭草”。小人對人,表麵上裝出一副忠心耿耿、至誠懇切的樣子,實際上骨子裏卻暗暗在打著主意陷害你,所以有“寧願得罪君子,不可怠慢小人”之說。小人實在難以令人不生氣、難以令人不嫌惡,因此當我們遇到小人的時候,自己要明察,要謹慎,以免得罪小人而惹來後患無窮。

第二,待君子,難於有禮。相對於小人,“君子之心公而恕”“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君子欲人同其好”。君子禮賢下士,待人親切平和,做事低調,不喜張揚。君子有時縱使受人奚落,他也不以為意,因此一般人對待君子往往疏於應有的禮節,以為他是一個君子,就可以不必跟他太過拘禮,於是態度馬馬虎虎、隨隨便便。其實,君子雖然無求於人,但是對一般人我們都要注意應有的禮數了,何況對待君子更不能失禮。

第三,待下者,難於和顏。長幼有序,尊卑有分,這本是人倫之道,無可厚非,但切不可成為階級觀念,以此作為待人的標準。例如,對待年齡比我小、職位比我低、資曆比我淺、能力比我差的人,很難和顏悅色、親切以對。甚至這個人學問比不上我,經濟條件也不如我,往往容易生起貢高我慢的心而看不起他。其實,職位或有高低,但每個人的人格是平等的,因此待人要親切,要一視同仁。

第四,待上者,難於無諂。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爬,這是物性,也是人性之常。人本來就應該要懂得上進,但上進之道要靠自己努力勤奮,做出成績,才是可貴。隻是現在不少的年輕人希望平步青雲,往往靠著攀龍附鳳、依附權貴,以此作為進階之梯。於是對於地位比他高、身份比他大的人,不去阿諛諂媚,不去逢迎拍馬,確實很難。俗語說:“一個人的學問有多少就是多少,半點冒充不得,但是修養有時四兩可以充半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