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收李通(2 / 2)

這次為了擒住李通,袁紹暗中命令高幹暫時顏良統帥左路軍,讓顏良快馬來到譙城。

李通率領四萬五千大軍出外伏擊袁紹的大軍,卻不想竟然中了袁紹的埋伏,四萬五千大軍在袁軍的一陣箭雨之後,能夠再戰的便隻剩下三萬人了,而且豫州軍的士氣也在這場箭雨之後消失殆盡,更令李通魂飛天外的是他看到了袁紹手下的頭號大將顏良。

李通的武藝在豫州僅次於淩操,但是和顏良比起來卻是差了許多,淩操可與文醜大戰四十回合不分勝負,但是李通卻是不能在顏良手下走出四十個回合。由於心中膽怯,本來三十個回合之後,李通就應該人頭落地的,因為有了袁紹的授意,隻能擒不能殺,所以顏良和李通大戰了五十回合才將李通擒下。

李通被擒之後,豫州軍不戰自潰,四萬五千人被殺一萬,投降三萬,剩餘五千人在大戰的時候四散逃走,其中有數百人逃回了譙城向孔伷報信去了。

孔伷在城內聽到李通兵敗的消息,大驚失色,城內守軍僅剩五千人,如何能敵袁紹的數萬大軍,譙郡危矣。此時手下有人勸孔伷趕緊棄城逃往汝南,與淩操的大軍彙合,整頓軍馬再和袁紹一決高下。

孔伷仰天長歎道:“公達尚且不敵袁紹,伷又豈是袁紹之對手,即使再到汝南隻會徒增傷亡,也不能擋住袁紹南下,袁紹之意誌在豫州,如今大勢已去,若是將豫州拱手相送,也是為豫州百姓作了一件好事。”於是,孔伷橫劍自殺,譙城落入袁紹手中。

袁紹得知孔伷自殺的消息,心下慨歎,對沮授道:“孔公緒剛烈,乃漢之忠臣。”遂命人將孔伷厚葬。

孔伷死後,袁紹派人將李通帶來,準備親自勸降李通。

李通在自己被俘的那一刻起,就知道譙城不久便會落入袁紹的手中,隻是尚且不知孔伷身死的消息,待到袁紹跟前的時候仍然是仰首站立,根本不正眼看袁紹一眼。袁紹強自忍住心中的怒火,對李通道:“公達可願降否?”

李通傲然道:“不用多言,李通豈是貪生怕死之人,快快將我殺了,我決不投降。”

袁紹見李通忠義,心中雖然怪他傲慢,卻也是十分欽佩,歎了一口氣道:“公達乃是豫州第一將,隻是孔公緒胸無大誌,公達在其手下太過於屈才了,如今孔公緒已然身死,公達何必再效愚忠呢。”

“什麼”,李通大驚道,“主公,他……他死了。”

“是的,死了”,沮授接道,“孔豫州聽說公達兵敗的消息,明知不敵,也不願再多作反抗,徒增傷亡,便自殺身亡了。所以,公達何不歸降我主,南下勸降淩操,也可使豫州的戰火早日平息,百姓早日恢複安居樂業的日子。”

李通聽了沮授的話,歇斯底裏道:“安居樂業的日子?你們既然知道豫州的戰火是你們造成的,為何還要侵犯豫州?”

沮授微微一笑,道:“公達錯了,即便這一次我主沒有率軍進犯豫州,公達可敢保證周圍的諸侯無人打著豫州的主意,孔大人可為父母官,不可為霸主。如今諸侯爭霸,弱肉強食,這一天遲早都要到來的,公達又能怪誰?”

李通聽了默默不語,向沮授問道:“先生何人?”

沮授微微一笑道:“在下廣平沮授。”

李通聽了長歎一聲:“原來是沮先生,如此,李通敗得一點都不冤枉了。也罷,既蒙袁公看得起,李通願降。但是李通有兩個條件,不知袁公能否答應?”

袁紹聽到李通願降,心中大喜,忙問道:“公達有何要求?”

李通道:“孔豫州對李通有知遇之恩,還請袁公能夠對其厚葬;第二,還請袁公不要為難孔豫州的家人。這兩點要求,還望袁公能夠應允。”

袁紹以為是什麼難題,沒想到竟然是這樣的兩個條件,大喜道:“孔公緒忠義,紹甚為欽佩,入城之後早已下令厚葬,至於公緒的家人,紹絕對不會為難,公達旦請放心。”得到了袁紹的允諾,李通便跪下向袁紹高呼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