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周瑜(1 / 2)

就在袁紹為輕取譙郡和招降了李通而高興的時候,一個不好消息傳來,文醜兵敗,而且敗得很慘,兩萬大軍全軍覆沒,文醜和郭圖隻帶了數十人逃了回來,這個消息使得袁紹的臉上再次蒙上了一層青紗。

更令袁紹惱怒和擔心的是,文醜兵敗,並非是敗在了淩操的手上,而是敗給了孫堅這個江東猛虎。諸侯會盟的時候,除了楊奉之外,就數孫堅的英勇使得各路諸侯為之震驚,袁紹也將孫堅列為了大敵,所以才會趁著傳國玉璽之事,請劉表出兵攔截孫堅。

究竟是怎麼回事了,孫堅怎麼會出現在了豫州,又怎麼大敗了文醜和郭圖呢,且聽楊老三慢慢向諸君一一道來。

孫堅本在豫章,自上次討伐劉表大敗而回後,孫堅也是張榜招賢,厲兵秣馬,準備再找劉表報仇。

幾年下來,孫堅手下也聚集了一眾文武,除了以前跟隨孫堅的程普、黃蓋、韓當、祖茂之外,還有周瑜、魯肅、張紭、虞翻、顧雍、呂範、周魴、周泰、蔣欽、董襲、吳景、李異,另外,孫堅的長子孫策也已成人,頗有乃父之風,甚是武勇,軍中諸將竟無一是其對手。

就在孫堅準備興兵討伐劉表的時候,北方的消息不禁讓孫堅感到心動。曹操、呂布在袞州爭霸、楊奉和袁術在徐州相持,這正是取豫州的大好時機,當周瑜和魯肅齊齊來找孫堅的時候,孫堅正準備招二人商議發兵北取豫州之事。

在得到周瑜和魯肅的認可之後,孫堅便決心暫且先將找劉表報仇的事情放一放,等取了豫州增強了實力再說。就在這時候,孫堅也收到了楊奉來的一封信,大意也是讓孫堅趁機取了豫州,以免便宜了袁紹。

於是,孫堅集結了六萬大軍北上,隻留魯肅、呂範、周泰、蔣欽、李異率領兩萬人留守豫章,防備劉表趁虛偷襲。此次隨同孫堅出征的有程普、黃蓋、韓當、祖茂、孫靜、周瑜、孫策、董襲等人。

薊春郡是孫堅北進的最快捷的通道,另外薊春郡和豫章郡合在一起正好將荊州的江夏的東麵圍了起來,是以對於薊春郡,孫堅早有心取之。隻是,孫堅此人素來還有忠義在心中,當初討伐劉表乃是因為劉表在孫堅討董歸來之後出兵伏擊過自己,而出兵薊春郡卻是沒有正當理由。

直到後來獻帝身死,李郭二人立了治帝即位,孫堅便不再全心為大漢了,尤其是懷中還有一顆傳國玉璽。就在孫堅的心開始蠢蠢欲動的時候,北方楊奉、袁紹、公孫瓚、呂布、曹操等人的爭霸更是點燃了隱藏在孫堅心底的那根皇權的撚繩。

取薊春郡並沒有太大的困難,揚州牧陳溫自從被袁術殺死之後,整個揚州便成了無主之地,劉繇、嚴白虎、王朗趁機突起,分了江南的揚州,薊春郡位處揚州西北,與江夏和豫章相連,袁術和劉繇都沒有顧及,所以薊春郡的兵力並不多,在孫堅六萬大軍到達的時候,薊春郡的太守投降了。

輕易的擴張成功,使得孫堅初次嚐到了爭霸的甜頭,加上實力的增加,也為日後孫堅和楊奉的反目埋下了種子。

薊春郡的地理位置相當重要,至少對於目前的孫堅是這樣的,因為薊春郡是連接豫章和豫州的一個郡,如果孫堅攻豫失敗,可以從薊春郡撤退回豫章,否則孫堅可就連家都回不去了,所以在周瑜的建議下,孫堅命令程普率軍兩萬防守此地。

由於豫州的兵力全部集中在了梁國、譙郡和汝南郡,所以戈陽郡和安豐郡基本上沒有什麼兵力,孫堅幾乎是兵不血刃便占據了這兩郡,兵鋒遙指汝南。汝南的戰況並不激烈,因為得了袁紹的授意,文醜並沒有急於攻城,而是與淩操在此相持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