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震北海(1 / 3)

且說孔融正在同武安國談論如何抵禦黃巾之事,忽然下人來報,說是有一個人,自稱是太守大人的外甥楊奉,在外麵求見。孔融心下納悶,前不久確實得了並州書信,知道義妹嚴氏新近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妹妹的兒子,確實名叫楊奉,但是卻是遠在益州漢中郡任太守之職,現在外麵黃巾猖獗,他一個人如何能到得青州,何況作為漢中太守在此天下大亂之時不在漢中保一方平安,豈能擅離職守(孔融並不知道楊奉被靈帝召到了洛陽)。

孔融心中忽然一動,想到,這必定是黃巾軍的詭計,探聽到我與楊奉從未見過麵,使人冒充自己的外甥騙得我的信任後,謀取北海。可是這個計策也太次了點,雖然打聽到此事,卻也不想我那外甥楊奉豈能隨意來到青州。於是孔融命令武安國率領100刀斧手在帳後埋伏,然後令下人將此人領上來。

待得來人進來,孔融見其不但長相英俊不凡,更是虎背熊腰,英姿雄態,心下暗暗可惜,單看其外麵就覺得此人必然不凡,隻是這樣的人物,奈何屈身為賊。待來人在堂中站定,孔融便厲聲喝問道:“你是何人,受何人指使,竟敢冒充我的外甥楊奉,居心何在?”

楊奉心中微微一愣,隨即便明白過來了,是了,雖然姨母也將此事告訴了孔融,但是他畢竟從未見過自己,尤其是在這個節骨眼上,自己的貿然來訪,已使孔融認定自己是冒充的。雖然懷中揣著聖旨,但是心思一轉,楊奉便和孔融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

楊奉“嘿嘿”一笑道:“既然孔大人已經識破,在下也就不再隱瞞了,時下我軍強盛,北海城小兵弱。我家將軍讓在下前來,相勸你們還是速速投降,方可保全性命,如若不然,我大軍一旦攻克北海,雞犬不留。”

孔融聞言大怒道:“放肆,我孔融乃是堂堂大漢之臣,豈能向爾等黃巾賊子屈膝投降。北海隻有戰死的孔融,沒有投降的孔融,儒子豈敢在此口出狂言,來人,與我將此人拿下。”楊奉嚇了一跳,心想,這麼快就來真的呀,看來玩笑開大了,不過自己的這個舅父脾氣也太火爆了。楊奉正要開口解釋,卻見武安國和100刀斧手已經惡狠狠地向自己撲來,情勢危機,已經不容楊奉解釋了,無奈之下,楊奉隻得倉促招架。

這個玩笑開得有點過火了,楊奉知道自己是被他們誤會了,又不能向他們狠下殺手,而對方卻是招招都要自己的性命,搞得十分被動,幸好自己武藝不弱,否則早就血濺當場了。但是這樣隻守不攻的局麵對自己卻是大大不利,一個不小心很可能會命喪此地,忽然間,楊奉想到了一個辦法,擒賊先擒王,於是便直撲武安國。

武安國初時看到楊奉左右支招,以為其武藝一般,此時看到楊奉向自己撲來,也是想在眾人之前顯顯自己這青州第一猛將的威風,便大喝一聲:“你等先且退下,待我來擒他。”刀斧手聽到武安國的喝聲,都知道武安國乃是青州第一猛將,武藝高強,於是便紛紛退後,站成一個圓圈,將兩人圍在中間,一是觀戰,二是嚴防楊奉不敵武安國之時會突然向不會武藝的孔融發難。

如此一來正中楊奉的下懷,楊奉也是沒想到武安國竟然如此托大,這樣的機會,焉能錯過,隻需將武安國製服,自己也就有機會開口解釋了。於是楊奉便全力和武安國戰在一起,交手第一招後,武安國就覺得對方無論力氣還是招式都高出自己許多,雖然對方赤手空拳,自己絕非其敵手,不由心下大駭,原來對方一直在扮豬吃象,雖然已知不敵,但是對方一招快似一招,自己卻是欲退無路,無奈之下,隻得勉強招架。

戰至第十二招,楊奉瞅準了武安國一個破綻,一拳擊在武安國的臂肘,武安國隻覺得胳膊一麻,手中鋼刀脫手而出,楊奉順手一把接過,反手架在武安國的脖子上,大喝一聲:“若想武安國活命,爾等都不得亂動。”

眾人大驚,沒想到素有青州第一猛將之稱的武安國竟然僅僅十二招就被對方生擒,這是什麼樣的武藝呀,頓時都嚇得不敢亂動。孔融心中更是恐懼萬分,不想黃巾軍中竟然有這樣的英雄人物,難怪朝廷對黑山軍一直是束手無策,看來這次北海國是凶多吉少,青州更是難守。

孔融定了定神,對楊奉道:“壯士既然有這般身手,奈何棲身為賊?如若壯士肯報效朝廷,孔融可立即向朝廷推薦壯士,功名自然不在話下。”楊奉知道玩笑不可再開,於是道:“舅父,我確是楊奉,這是聖旨,還有大將軍何進的親筆書信,請舅父過目。”

說完,楊奉另一隻手從懷中掏出聖旨和書信來,將武安國脖子上的刀挪開,拱手道一聲:“武將軍,方才得罪了。”並將聖旨交到武安國手中,武安國不敢怠慢,跪著接過聖旨,起身交給孔融,站立一旁。

孔融也是從武安國手中跪接過聖旨和何進的書信,一看之下,才知道眼前的這個武藝高強的年輕人確實是嚴氏的外甥楊奉,又從何進書信中得知楊奉知道自己的困境,苦求何進,隻身趕來幫助自己,心中那份感動簡直別提了。

孔融正要說話,忽然外麵士兵來報,臨淄失守,黃巾大軍約五萬人正向北海殺來,現已在城外五十裏處。孔融頓時大驚失色,北海城內共有守軍八千,如何擋得這數萬黃巾軍。楊奉看到孔融麵有憂色,便主動請纓道:“舅父,且讓奉兒帶兵出城殺賊。”

“這……”孔融麵有難色,心中猶豫不定。

敵強我弱,若是答應讓他出戰,畢竟北海兵少將寡,萬一出了事,嚴氏那裏如何交待;若是不答應,恐怕手下眾人會說自己處事不公,必然士氣大損。又想想楊奉的高超武藝,曾成功平定張角之亂,孔融不由心中一緩,拿起兵符道:“既然如此,奉兒可率領精兵五千,出城迎敵,武安國將軍隨同前往。切記,能戰則戰,萬不可懲匹夫之勇。若是對方勢眾難敵,奉兒可退回城內,再思良策。”

楊奉明白孔融的意思,宏聲道:“得令。”伸手接過兵符後,龍行虎步向外走去,武安國連忙跟在後麵。沒想到讓自己十二招就敗北的這個年輕人竟然是因為平定張角之亂而天下聞名的祁鄉侯楊奉,武安國輸得心服口服,此刻又見楊奉主動請纓,以弱擊強,更是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何況此人又是上司孔融的親外甥。

孔融唯恐楊奉有失,在楊奉走後,馬上登上城樓,並讓另一大將宗寶點齊剩餘三千士兵,原地待命,一旦楊奉眾人有危險,馬上增兵救援。其實,如果楊奉等人真的被黃巾軍圍困住,這三千軍馬出去後的結果也隻會是一樣的命運,這隻是孔融為自己找的一個心裏安慰而已。

孔融登城遙望,隻見賊勢浩大,心中更是倍增憂惱。這時的楊奉也披甲上馬,率領眾人出城迎敵。

兩軍陣前,隻見黃巾軍中高豎兩麵大旗,一麵旗上寫著一個龍飛鳳舞的大字“張”,另外一麵大旗上寫著一個“褚”字。楊奉心下尋思,黃巾軍中褚姓的將領,有名氣的隻有一個,難道攻打青州的黃巾頭目竟然是受張角之命保護張寧離開廣宗城的褚燕?

曆史上的真實情況是,褚燕,常山真定人,於黃巾起義之際舉兵,當時博陵張牛角亦起眾,與燕合。燕推牛角為帥。牛角死後,眾奉燕為帥,故改姓張。燕剽捍捷速過人,故軍中號曰“飛燕”。其後歸之者眾,達到百萬,號稱黑山軍,是漢末的一股大勢力。褚燕與公孫瓚聯合,與袁紹多次交戰,後被擊敗,實力稍稍減弱。曹操平定河北時期,褚燕率眾歸順,被封為平北將軍、安國亭侯。

但是楊奉來了之後,這一切都發生了變化,前文已經介紹過,此處不再贅述。褚燕的武藝應當和武安國在伯仲之間,甚至於會比武安國高上一籌,更難得是此人頗有謀略,實在是名難得的將才。既然是此人統兵前來,楊奉與張角的關係又不能當眾公開,更不要說將張角的書信給褚燕看了,若是褚燕得知北海領兵之人是自己的話,攻勢隻會更猛,看來北海要有一場惡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