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奉停止了腦中的思緒,大聲喝道:“來人莫非常山褚燕褚帥?”褚燕一聽,心下納悶,黃巾軍中知道自己是常山真定人的並沒有幾個,此人如何得知,莫非是故人之友。於是褚燕放棄了一上來就以兵力之優勢取勝的念頭,報拳應聲道:“在下正是,恕褚燕眼拙,請問閣下是?”
楊奉在和張角的最後一次見麵中,得了解到了其中的詳細情況,知道張寧被張角托付給了褚燕照顧,但是褚燕、張寧離開廣宗之前,並不知道馬相叛變之事,還以為自己沒有應允張角,若是自己報出真實姓名,褚燕必然會對自己有所誤會。
忽然,楊奉靈機一動,忽然想到了一個人的名字,便道:“在下是東萊太史慈,乃是北海國孔大人手下大將。在下原本不知道褚帥的大名,然而在下卻有一位好友與褚帥同鄉,故而得知。”一旁的武安國聽得楊奉沒有說其真實姓名,卻找了一個什麼太史慈的名字來搪塞,不覺一愣,但他雖然不知道楊奉葫蘆裏賣的什麼藥,因為對楊奉的崇拜,認定其如此做必有用意。
太史慈尚未出山,除了孔融和楊奉以及遼東太守公孫度之外,沒有人知道太史慈這三個字,褚燕自然也是第一次聽說太史慈之名,腦海中搜索了一遍,沒有任何印象,奇道:“但不知貴友之名?”
楊奉見褚燕上當,心中暗喜,於是緩緩道:“此人姓趙名雲,字子龍,不知褚帥是否認識此人?”
褚燕恍然大悟,心道,難怪他對自己這麼了解,原來是子龍的朋友。但是這下可就難辦了,既是子龍的好友,兩軍陣前,若是傷了此人,恐怕日後見了子龍不好交待。正在為難之間,忽然傳來一陣喊殺聲,褚燕轉頭一看,陣後已經大亂。
楊奉也是覺得奇怪,難道有什麼救兵到了不成,可是據自己所知,此時朝廷尚且自顧不暇,哪裏會有救兵,否則也不會任由自己前來了。隻有孔融在城樓上瞧得明白,隻見城外一人挺戟躍馬殺入賊陣,左衝右突,黃巾兵沒有一個能在他手下過得了一招,一人一戟如入無人之境。
聽到手下的報告之後,褚燕一麵命人分兵抵擋,一麵向楊奉大怒道:“太史匹夫,我因你是子龍兄弟的好友,才沒有輕易發難,不料你卻故意用子龍之名拖延時間,派人襲我後軍,真是卑鄙小人。”
楊奉也是一臉糊塗合冤枉,心想,難道是自己的旋風騎,但是這個念頭很快被否定了,因為沒有楊奉的命令,旋風騎絕對不敢私自亂動。楊奉一看褚燕誤會了,擔心他立即發起猛攻,自己這一點沒有經過訓練的人馬如何會是對手,連忙解釋道:“褚帥息怒,北海城隻有這數千兵士,哪裏還有援兵,在下確實並不知情。”剛說完,楊奉忽然想起一人,難道今天是假李鬼碰上真李逵,莫非是東萊太史慈前來。
楊奉猜得不錯,來人正是太史慈。記得《三國誌》上記載“太史慈字子義,東萊黃縣人也。”、“北海相孔融聞而奇之,數遣人問訊其母,並致餉遺。時融以黃巾寇暴,出屯都昌,為賊管亥所圍。慈從遼東還,母謂慈曰:‘汝與孔北海未嚐相見,至汝行後,贍恤殷勤,過於故舊,今為賊所圍,汝宜赴之。’”
褚燕誤以為楊奉剛才是故意用子龍的名字來拖延時間,等候援軍,心中便有了一種被愚弄的感覺,頓時大怒,正要揮令大軍衝殺,身旁的副將孟威自持勇猛,不待褚燕號令,便躍馬挺槍,直取楊奉。
武安國見敵將殺來,正要迎上去,不料楊奉手一擺,阻止住武安國,手持七龍三叉戟衝了出去,截下孟威。楊奉之所以不讓武安國出戰是有想法的,現在敵強我弱,自己若能陣斬敵軍大將,不但能打擊敵軍士氣,更能增長北海軍的士氣。
果然,交手不到五個回合,楊奉一戟將孟威刺於馬下。褚燕大驚,孟威雖說武藝不算很高,但自己要殺他,也隻能在二十回合之外,竟然沒能在此人手下過五個回合。黃巾士兵更是害怕,褚燕在黑山發展的時候並不長,雖然軍隊甚眾,卻是大部分缺乏訓練,更有很多人還是新兵。
當他們看到己方大將和敵將沒過幾合就被殺死,心中恐慌,紛紛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褚燕一看不好,對方武藝高強,不可再和他單挑,隻能靠人多的優勢來取勝了。於是,褚燕命令大軍將北海軍團團圍住廝殺。
在這樣的劣勢之下,為了激勵北海守軍的士氣,楊奉大聲喊道:“兄弟們,北海城內有我們的父母兄弟姐妹,他們的生死存亡,就看我們的了,大家一定要奮力拚殺,援軍已經到了。”
青州本就民風彪悍,崇尚武力,雖然北海守軍平日裏操練不足,但其戰鬥力仍是這些黃巾軍所望塵莫及,加上楊奉的英勇形象已經深深印在了每個北海士兵的心中,所以在楊奉的喊聲中,北海守軍士氣大振,個個猶如下山猛虎,銳不可擋,衝進黃巾軍中,硬生生地將其切成兩半,楊奉更是如入無人之境,黃巾士兵莫不紛紛躲閃。
為了減少北海軍的壓力,楊奉專找黃巾軍中騎馬的大將廝殺,片刻間,就有十人喪命在七龍三叉戟下,嚇得其餘騎馬的黃巾軍將領紛紛棄馬步戰。廝殺中楊奉看到對方騎馬的將領隻剩褚燕一人,便縱馬向他殺去。
褚燕一看,暗叫一聲不好,但是楊奉已經揮戟向自己殺過來,若是自己不敢迎戰,勢必影響士氣。沒辦法,明知不敵也隻能硬著頭皮迎戰,心中本就膽怯,十分本領便隻能發揮出七八成,也隻是十個回合,褚燕便招架不住,向後敗去。
楊奉正要追趕,隻見褚燕敗退之中正遇一小將,大約二十歲左右,身高約七尺七,橫挎一張硬弓,英姿勃勃,孔武有力,手持畫戟。見到褚燕,二話不說,舉戟便刺,褚燕剛剛敗陣,不防身後此人,躲閃不及,正被刺中,落下馬來。那人正要再補一槍,卻被褚燕手下死死攔住,隻得作罷。
楊奉在後麵瞧的清清楚楚,太史慈的這一戟並沒有刺中褚燕的要害,而隻是刺中了大腿,並不會危及到性命,楊奉心中也是暗籲一口氣。見到褚燕被其手下救走,心中更是放心,若是褚燕死在此處,日後張寧那裏必然更難解釋。
楊奉趁機大喊:“褚燕已死,降者不殺。”北海軍也趁機跟著高喊起來:“褚燕已死,降者不殺。”數千人的喊聲如同雷震,戰場的黃巾軍無一沒聽到這句話,黃巾軍軍心大亂,更加上方才褚燕落馬,許多人都看到了,隻是不知生死,聽到這句話便信以為真,紛紛向後潰逃。
北海守軍勝券在握,士氣倍增,趁機奮勇衝殺一陣,大敗黃巾軍,殺敵五千,俘虜一萬。黃巾軍敗退的時候,相互踏踐而死的也有兩千多人,而北海守軍僅僅付出傷亡一千五百人的代價,此戰可謂大獲全勝。
這一仗,孔融在城樓上可是瞧的明明白白,沒想到自己的外甥果然英勇無敵。大喜之下,孔融親自到城門口迎接楊奉眾人,握住楊奉的手,激動得久久說不出話來,最後隻說了一句:“奉兒果真年少英雄,果有丁建陽之風。”
這時太史慈也下得馬來,上前拜見孔融,孔融問其姓名,太史慈道:“在下是東萊黃縣人,複姓太史,名慈,字子義,老母承蒙孔太守多年恩顧。在下昨日自遼東回家省親,聽說黃巾賊準備攻打北海。老母說:‘為娘深受孔大人大恩,理當在孔大人有難之際伸手相助。’所以,特地派遣太史慈前來相助。”孔融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