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這樣,你趕快送太子逃走吧。凡是知道這件事的人,不管誰,不準露出一絲口風。若有人露出來一絲口風,立刻殺掉!那一個老頭子,你也要親自去找他,囑咐一番,萬一他不很牢靠,也隻好殺人滅口。你趕快去辦,千萬要機密!”
吳三桂休息到四更天氣,便又率領人馬前進。路過範家莊時,他的父親已經由仆人們找到一具棺材裝殮了。他撫著棺材痛哭一陣,草草祭奠。留下一名家將和一百名親兵,護送吳襄的靈柩去山海關海寧城中停放。由於多爾袞催促進兵很急,當他祭奠父親的時候,豫親王多鐸已經率領清兵西去,所以他不敢在範家莊多停留,繼續前進。走到玉田和通州之間時,遇到了從北京逃出來的一名家人,知道他母親以及他一家主仆三四十口都在李自成退回北京的當天被斬了。他放聲大哭,幾乎栽下馬來。但是這事情也在他意料之中,所以哭過之後他便吩咐一個中軍副將率領三百將士,另外再派一名會辦事的讚畫,趕往北京去料理全家的後事。遵照多爾袞的令旨,吳三桂不敢多派將士進入北京城。他自己必須趕快率領關寧兵星夜追趕李自成。大軍繞過左安門、永定門、右安門和廣渠門,直奔盧溝橋,加上滿蒙騎兵、漢軍步騎兵,但見北京城外黃塵蔽天,馬蹄動地,日夜不停地向真定[1]方麵追去。
自從李自成退出北京以後,明朝的一群投降李自成的官僚自動地出來,以五城禦史的名義維持城中秩序,等待關寧兵馬到來。城中到處以搜捕“餘賊”為名,互相告訐。士民們都在盼望吳三桂大軍速來,擁立太子登極。
四月三十日下午,忽然滿城哄傳吳平西伯的關寧兵已經來到北京城外,並說吳三桂有牌諭要京城官民明日上午出朝陽門接駕。實際上誰也沒看到牌諭,但是以訛傳訛,好像千真萬確是吳三桂護送太子返京,從此要恢複大明江山了。城中父老百姓本來對於明朝的二百七十多年江山就很留戀,加上李自成進北京之後的許多措施使他們大為不滿,如今一旦聽說太子將要返回京來繼承皇位,重建大明江山,很多人喜極而悲,不覺哭了起來。大家紛紛地趕製白色頭巾,準備好正式為先帝後戴孝。東城禦史也趕緊派兵丁保護吳三桂的住宅。還有些士民相約,一起一起地到吳公館為死了的吳家人焚化錢紙,點燃蠟燭,送去供香。大家都把吳三桂當作了大大的忠臣。此外,這兩天來京城一片混亂,許多有錢人家一天到晚驚驚惶惶,也希望吳三桂來恢複秩序。還有一些人,在李自成大軍退出北京後,他們趕快向鄉下逃去,害怕吳三桂進京以後懲辦他們投降李自成的罪。可是一逃到郊外,特別是逃到西山一帶,被搶劫的很多。有真正的盜賊,也有老百姓裝扮成盜賊的,看見這些做官的平時作威作福,李自成來了趕快投降,李自成一走又逃到鄉下,自然要乘機搶劫一番。逃下鄉來的官紳人家嬌妻美妾遭到強奸和戲弄的事也屢有發生。這些官紳們隻好又趕快逃回北京,想辦法找門路,以便太子回京後能對他們寬大處理,仍然給他們官做。總之,人們是懷著各種不同的心情,迎接吳三桂護送太子回京。
直到此時,大家仍誤以為吳三桂是向滿洲借兵複國,報君父之仇,並且哄傳太子在吳軍中,明日將擁護太子登極。有人知道吳三桂在山海關投降滿洲的事,但不敢亂說,半信半疑,他們總覺得吳三桂不是真降,隻是向滿洲人借兵。吳三桂擁立太子是真的,投降滿洲是假的。
五月初一日,人們等了整整一天,沒有等到盼望中的太子。初二日,天色剛剛明,朝陽門大開,官紳士民便紛紛擁出城去,一個個衣冠整齊,在五裏外的路旁擺了香案。老百姓不能同官紳站在一起,分成一團一團,在曠野路邊恭候。雖然早晨有嚴霜,還刮著冷風,天色陰沉,可是許多人心裏倒是愉快的,因為太子畢竟還活在人間,馬上就要登極了。隻是在香案上不能寫明大明字樣,這是錦衣衛使和五城禦史一再囑咐的,這使歡迎的百姓心中又生出一個疑問:到底是不是太子回來呢?
錦衣衛使吳孟明已經死了,接任的是羅養性。經過崇禎的亡國和李自成的占領北京,東廠和錦衣衛的偵事機構全不存在,所以羅養性的消息也不靈通。他風聞吳三桂投降了滿洲,但又聽說太子確實在吳三桂營中。今天來北京的,既有大明太子,又有北朝諸王。羅養性曾在李自成占領北京期間受到拷掠,逼出了許多銀子。他盼望太子回來恢複大明江山以後,念他在李自成占據北京期間曾吃了很多苦,仍叫他做錦衣衛使。但是他同時在心中也作了退一步的打算:若是滿洲人當了中原之主,他也要奉為主子,保住自己的前程,不再遭殃。他滿心痛恨的是李自成,是“流賊”滅亡了他所依靠的大明江山,以後不管誰來做皇帝,他都決定老老實實地稱臣。所以他昨天就吩咐手下一班官員們帶領重新招集的錦衣旗校和兵丁,連夜將鹵簿、龍輦都準備好。今天天色一明,他就親自指揮錦衣旗校將這些東西陳列在朝陽門內,然後他自己去朝陽門同官紳們站在一起迎駕。